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37219
大小:7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3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现状分析及策略探究【摘要儿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是每个教师非常关心和必须解决的问题。有效课堂捉问对促进三维目标达成,学生思维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课堂提问现状并不乐观,无效提问现象较为突岀,致使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思维发展受阻。在教学过程屮,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提问方式,则耍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可强求一致。但作为作问者的数学老师,要牢牢把握住数学课堂提问的基木原则有效性。【正文】:提问是数学课堂教学重要纽•成部分,在一堂课的新旧过渡,宜观演示、分析归纳、课堂练习、总结谈话等活动中
2、,都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是教师们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法。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是否有效十分重要,具有深远意义。一、目前课堂提问的现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倡导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但静观课堂的这些变化,师生互动更多地有其形式而无实质,表现在教师提问上,就是无效提问现象较为突出,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为此,我们对一线教师的数学课堂提问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情况统计图□有效提问■无效提问■1111234(每十分钟为一个时间段)经过分析,我们发现数学课堂提问
3、存在着诸多问题,提问的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教师在课堂小提问随意性大,调查的一堂课中共有63个问题,平均每分钟达1.6个问题之多,而教案上只写有15个问题,这人人HI乎我们的意料。课堂提问缺乏思考的价值,一-堂课有效问题共有24个,占38.1%,但提问中以提醍型问题为多,有思考价值的问题极少。低效问题32个,占50.8%,主要集中在过易以及无意义重复问题上。无效问题7个,占11.1%。教师提问忽视整体,一堂课中,教师提出问题后,总不自觉地将眼光落在“值得期待的学生”身上。教师提问偏重结论。课堂中,教师提了这
4、么多的问题,但大部分都是在问“对不对?”“是不是?”“应该选择哪一个答案呢?”等类似问题,而对“为什么?”“怎么样?”这种能体现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却问得很少。提问缺乏互动性,整堂课上,教师提了这么多问题,却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是由学生提岀的。教师充分霸占了提问的主动权,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课堂捉问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但无效捉问不但不起积极作用,反而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那么,课堂提问存在的诸多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教师提问重表面轻实质。教师为
5、了表示自己是在运用“启发式”教学,也为了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一节课竟提问了几十次,也不考虑问题的难易和提问的效果,对于根据什么需要设置问题是模糊的,随意的。2、教师提问重主导轻主体。课堂提问的回答者最终演变成固定的儿个学生能主动诂起来发表口己的观点,这种现彖实际上是教师推波助澜的结果。课前,教师所预设的提问往往围绕着自己的思路,并不能面向存在差异的全体学生。久而久Z,发言的同学得到强化,继续发言Z路,而不发言的同学得到的强化就是将沉默进行到底了。3、教师提问重表象轻深度。为了使课堂气氛热闹,设计的问题
6、缺乏层次性,思考性。简单的提问,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很热闹,反而会使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学习习惯。课堂提问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又要使学生通过努力达到“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桃子”。4、教师提问重结果轻过程。教师为了达到口己的教学预设,在课前设计的提问往往偏重于结论,如问“对不对?答案是什么?哪一个错了?”而很少问“为什么这个是对的?”“你为什么这样答?”“这个问题你是怎么想的?”其实后面的问法更可以起到了解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相互交流思路的目的。%1.课堂提问的基本原则:有效的提问
7、不仅是学生获取和巩固知识的主要渠道,而且能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乂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从而人大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那么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屮应注意哪些方面呢?1.目的性课堂提问必须要有明确的冃的,如课堂组织的定向性提问、了解学情的摸底性提问、学习方法的指导性提问、知识理解的启发性提问、触类旁通的发散性提问、归纳总结的聚敛性提问、温故知新的复习性提问等。教师应根据不同口标设计相应问题,安排好提问顺序。所提问题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服务,每一•次提问都应有助于启发
8、学生思维,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对I口知识的冋顾,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冃标。通过这一问题要解决什么,达到什么。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述是引导他们获得新的知识,教师必须心中有数。那种漫无H的的盲目提问会让学生感到不着边际和无所适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教学三年级“长方形的周长”。新课导入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学生思考后,有的说:“今天是星期二。”有的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日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