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巴曲酶的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巴曲酶的临床应用屮国药师200()年第1期第3卷药物与临床作者:杨义李艳翠单位:佳木斯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54003关键词:巴曲酶▲巴曲酶(batroxobin)是由巴西蝮蛇毒液中提取的一种新型单成分溶血栓剂,具有增强纤溶系统活性,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微循环,以及减少血栓形成等作用。目前己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且疗效良好。现将其临床应用作一浅述。1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巴曲酶注射液具有分解凝血因子I(FG),抑制血栓形成;诱发组织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B(t-PA)释放,增强JPA的作川;促进纤维蛋白溶酶的生成,
2、降低a2■纤维蛋白溶酶抑制物(«2-P1)和血纤维蛋
3、'
4、溶酶原活化素抑制物(PAI)的活性,溶解血栓的作用;以及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管阻力、改善微循环等作用;从而使脑血栓溶解。临床报道用巴曲酶溶于100ml0.9%氯化钠液屮静滴,首次剂量10BU,维持量5BU,隔口1次,共3次为—•疗程,或用巴曲酶10BU溶于100ml〜200ml0.9%氯化钠液中静滴,每日1次,共3次,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1,2]。2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可以限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范围,改善心脏功能,
5、从而降低病死率。巴曲酶是一种新型强力的血栓溶解剂,有溶解冠状动脉血栓的作川。有人用巴曲酶20BU溶于200ml0.9%的氯化钠液中于1h左右静滴完毕,以后每隔1d再用巴曲酶10BU1次,共2次,总量40BU,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4例,疗效满意[3]。3治疗突发性耳聋突发性耳聋的主要病因为内耳血流障碍,如血管痉挛、血栓及血液凝固性增高等,都可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使Corti器缺氧而引起缺血性耳聋(SHL)o临床有人首次用巴曲酶10〜20BU加入().9%氯化钠液1()0〜2(X)ml屮静滴,以后隔口1次5BU,共3周
6、,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满意[4]。4治疗急性脑梗塞巴曲酶可降低血液粘滞度,具冇抑制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功能,从而增加脑血流量改善和促进微循环,恢复脑梗塞区及其半暗区的血液微循环,发挥治疗作丿IJ。令人首次用巴曲酚10BU,后隔日5BU,加入0.9%氯化钠液中静滴,共3次,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满意[5]。5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病综合征(NS)病人经过足够剂量的激素治疗后,如临床症状无好转或好转后复发,常被列入难治性NS范畴。此类病人的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冇人用巴曲酶溶于0.9%氯化钠液250ml中静滴,首次剂量10BU
7、,维持量5BU,隔日1次,连用3次,治疗难治性NS2个疗程(间隔1周),总有效率94,疗效满意[6]。6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临床有人用巴曲酶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2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和多发性神经炎各1例),首剂20BU,以后5BU,qd,连用4次,共2个疗程(间隔1周),临床症状改善或基木治愈。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其发病多以血管因素为主,多发性神经炎的病因较复杂,用巴曲酶均可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7]07治疗肺原性心脏病肺原性心脏病病人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巴曲酶町溶解微血栓,改善微循环,并能使TPA释放增加
8、,血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成纤溶酶,使纤维蛋白溶解增加,从而有利于改善肺原性心脏病的高凝状态。冇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川巴曲酶5BU加入0.9氯化钠液100ml>
9、«静滴,每周2次,共2周,有明显的临床疗效[8]。8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很大程度上与冠状动脉粥样破化斑块破裂及附壁血栓形成有关。临床报道用巴曲酶首剂10BU,第3天及第5天各5BU治疗此型心绞痛。结果显示:巴曲酶叮降低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液高凝状态时血小板的聚集率,改善临床症状及心肌缺血有较为显著的作用[9]。9治疗咼粘血症心、脑血管疾病及其并发
10、症的发生和发展往往伴随着血液流变性的异常。巴曲酶具有分解凝血因子I,降低血粘度,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血管阻力及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临床报道用巴曲酶首剂10BU溶于0.9氯化钠液100ml中静滴,lOOmin左右输完,以后隔H1次5BU,一个疗程7d。结杲显示,病人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有改善,瘀血缓解,血流加速,循环改善[10]。10治疗心源性脑栓塞临床报道用巴曲酶10BU溶于0.9氯化钠液100ml中,于80min内静滴完毕,隔日1次,共6次,治疗心源性脑栓塞,疗效满意[11]。11不良反应巴曲酶是山Bothro
11、psatroxmoojeni经生物11程提纯、精制的丝.氨酸蛋白酶(serineprotease)的单成分制剂。其不良反应主要有注射部位出血、创而出血、头痛、头晕、头重感,偶见有ALT、AST值升高。有报道1例出现寒颤和3例大便潜血弱阳性[2]。参考文献[1]昊萍嘉,赵瑛•巴曲抗栓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新药与临床,1996,15(1):26[2]匡培根,王国平,郎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