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

ID:46417607

大小:7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_第1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_第2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_第3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_第4页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构建的理论思考摘要:文章从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实意义出发,阐述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与途径。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4)11-0087-03党的十八人报告指出:“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作为实现“屮国梦”的重要生力军,在践行公民道德,培养社会责任感方面应该走在社会的前列。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培养效果令人并不太满意。基于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的期望,基于青年一代未来成长的客观需求,对其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力度必须加大,并口要改变以往某些单一的培养方式,形成系统的培养体系,通过全面的、各方面有序互动的、各要素有机结合的、各环节前后连贯的培养体系,切实改进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工作。本文将从体系构建的原则、方法和途径等理论问题上作一些探析。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的构建原则关

3、于大学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原则,冃前学术界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王宏宇提出的“正面引导原则”、“学生主体原则”、“系统教育原则”[11;蒋国勇提岀的“内容、目标取向上的递进性、层次性原则”、“方式方法上的主体性、适度灌输和积极引导的原则”、“重视社会实践原则”、“遵循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整合的原则”[2];张帆提出的“学生主体原则”、“正面导向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系统教育原则”、“隐性教育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实践性原则”[3]。本文认为,在建构“原则”时应该考虑囊括四大要素:1•基本的价值理念;2•

4、基本的行动策略;3•不可违背的底线;4•基本的专项规定。不妨依次简称为耍素一、耍素二、要素三、要素四。如此看来,蒋国勇的“四原则”似乎缺少了要素三;王宏宇的“三原则”和张帆的“七原则”似乎都遗漏了要素三、要索四。进一步而言,从实践上來看,以往的原则对“不可违背的底线”缺乏明确的规定。教育过程中长期倡导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为主,但如果只停留于正面的鼓励性引导,容易使人产生错觉,不符合管理学上的XY理论,至少也是对实践中人量存在的落后现象缺乏正视和干预精神,从而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造成低效活动。2013年12月,刚

5、刚大学毕业不久的十[某被警察抓获,他涉嫌偷盗并网上销赃,涉案一百多起,如果在其大学期间,法制观念得到强化,明确坚守法律法规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信息真实性底线等,那他走上犯罪道路的概率就会降低。所以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原则中耍素三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基于理论和现实的双重现状,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原则应该包括四大要素一一要素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指导。要素二:构建学校主导、学生主体,学生教育成长相关方如家庭、社会、学校等高效互动行动体系。要素

6、三:以《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大学生守则》以及学校章程等教育、管理、惩戒制度为底线。耍素四:相关规定:(1)关于培养责任人:全体教师参与、部门协助,共创良好培育氛围;(2)笫一课堂与笫二课堂相互结合,思政课及人文社科类课程发挥主体地位,其他课程及教育教学环节隐性渗透,全方位、无缝覆盖地渗透到每个学生;(3)从高考录取通知书发出到学生毕业的四年多的时间,行课期间与节假日相互衔接,确保时时、处处、事事、人人都直接或间接体现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综上所述,原则可以归纳如下:(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7、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指导。(2)构建学校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有机整合的体系。(3)以《大学生守则》等管理规章制度的规定为底线。(4)管理、服务、教学等多个部门全员参与,共同协助;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互结合,思政课、人文社科课程、其他课程及教育教学环节各自发挥作用;全方位、全空间、全过程中环环相扣地进行社会责任感培养。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体系的构建方法关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方法,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是杨琼提出的“换位体验法”、“情感教育法”、“角色扮演法”、“情境教育法”、

8、“公正团体法”[4]。这些方法较为具体,在把握社会责任感培养全局方面仍有不足,社会责任感培养涉及的要素很多,不能以单一视角进行处理,而必须引入系统思维。因此,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过程中,各种要索必须根据培养冃标而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可以区分为运行结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杨琼更多考虑的是运行结构,对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等考虑不足。从实践角度看,《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早就规定过:“高等学校德育,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