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400246
大小:7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3
《化学探究性学习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化学探究性学习初探南京市江宁区作厂中学徐学兵内容提要: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探究性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笔者现将在教学活动屮对探究性学习的-•些体会和想法总结如下:一、探究性学习兴趣的培养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三个步骤:1.创设探究问题情境,明确探究主题,设计探究方案。2.依据探究方案,动手实施探究活动3.对探究活动结果进行交流、思考
2、与总结三、探究性学习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面临的问题:1.评价体制滞后,学生学习成绩提高不明显,挫伤教师实施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积极性。2.探究性学习活动实施的空间、时间,以及人力、物力等不足。解决的办法:1.突破思维定式,转变观念,有选择地实施探究活动。2.将-些探究活动由课内转到课外,缓解课堂45分钟时间不足的压力。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兴趣培养实施步骤问题及解决办法正文:传统的化学教学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忽视了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了全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整个化学教学屮,学生学习缺乏积极性、主
3、动性,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渐渐趋于平淡。南京市实施新课程改革己有多年。笔者这些年来一直从事初中化学教学工作,切实感到探究性学习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也适合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笔者现将在教学活动中对探究性学习的一些体会和想法总结如下:一、探究性学习兴趣的培养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并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就失去探究问题的兴趣,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顺利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关键。初中生刚开始接触化学时感到陌生,但同
4、时也有很强的求知欲,此时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入门,让学生感知化学的奥秘和神奇。最常用的方法有:做趣味实验,如“魔棒点灯”、“吹不灭的蜡烛”等;展示图片,如“隔水透气的鸟笼”、“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造的破冰斧柄”等;讲故事,如讲述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元索周期表的过程……,让学生产生兴奋,感到神奇,产生强烈的想学好化学的信心和决心。例如《燃烧与灭火》一节,上课一•开始先做一个“烧不坏的手帕”的趣味实验:取一块棉的手帕浸透70%的酒精溶液后展开,用夹子夹住两角并点火,熊熊大火Z后,手帕完好无损。这让台下的学生惊奇不已情绪高涨,兴趣和兴致被调动到极点,接卜•来
5、的探究活动学生能不积极主动吗?当然,在化学教学过程屮并非都能让学生情绪高涨,始终保持好奇心。例如,分子,原子的教学,化学用语,化学计算等等都有可能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会情绪低落,最后可能失去对化学的兴趣。对于此现象,教师要设法改变教学手段,如在《分子》一节教学时,新课引入时可设问:“请问大家1+1二?”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凹答:“2”。今天我们要学习1+1H2,究竟是怎么冋事?同学们带着惊奇和疑问,处于兴奋和积极思维状态进入学习中。在溶液的计算等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有意识地引入一些实际生活,生产的具体例子,组织学生进行智力竞赛,看看谁最快算出结果
6、,并及时给予恰当评价,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二、探究性学习实施的三个步骤:1.创设探究问题情境,明确探究主题,设计探究方案。疑问是探究活动的开始,有疑问才有探究的必要。初中学生尚处于化学学习的初始阶段,思维尚未开启,往往不会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应创设置疑情境,使学生发生认识上的冲突,将学生引导到所耍探究的主题来。例如《二氧化碳》一节,有这样的一个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屮加入约1/2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现象:塑料瓶变瘪了。得出初步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之后教师可设问: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有没
7、有发生化学变化呢?从而很自然引出探究主题。此时,教师可适当做一些提示:石蕊是一种色素,遇到酸变成红色;生活中把含二氧化碳气体的饮料称之为碳酸饮料等等,这样就会有学生设想将石蕊试液滴入上述软塑料瓶里的水小,观察石蕊是否变红。但很快就会有学生反驳:说不定是二氧化碳气体本身使紫色石蕊变红的呢。在这样激烈的争论中,一个个改进方案将不断涌现出來。又如,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发生了化学变化,而将二氧化碳通往氢氧化钠溶液中,却无明显变化。此时学生间议论纷纷,有同学认为两者没反应,有同学则认为两者也许反应了,只不过没出现明显现象而已。教师可
8、引导学生从有无新物质产生的角度,设计方案进行验证,于是有的同学提岀:向该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足量的稀盐酸观察有无气体产生,有的同学则提向该反应后的溶液屮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