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探析

关于创新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探析

ID:46386326

大小:7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11-23

关于创新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探析_第1页
关于创新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探析_第2页
关于创新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探析_第3页
关于创新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探析_第4页
关于创新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创新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创新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探析摘要:当前,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日趋受到重视,各高校纷纷开设了艺术类通识教学课程以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从而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其中,众多院校开设了相关美术通识教育课程,然而专业美术所遵循的传统教学方法无法适应新的教学需要,因此有必要探索新的知识体系与教学方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关键词: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方式近些年来,大学生艺术素质教育日趋受到重视,究其原因是由于长久以来社会基本教育价值判断导致高校教育实用主义的重理工、重商贸的倾向,造就了相对片面的高

2、校教育体系与教学方式。受此影响,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很难在人格发展与知识结构上体现相对完整性。类似的困扰也曾出现在近代化过程中西方国家的教育体系内,美国学者列维(AlbertWilliamLevi)在研究美国艺术教育的现状时指出:'‘人文学科与人文学科研究在最近几十年里普遍出现衰落。人们经常把这种衰落现象的缘由一方面归于科学技术的兴起,另一方面归于高等教育机构急于将自己的资源集中投入到那些声名显赫的领域。结果,学生也认为人文学科对他们未来获得权利或前途发展没有多少帮助,因此只要对他们的要求稍一放松,他们就会经常放弃文科的

3、学习研究。许多大学都存在这种情况。”作为人类的文明成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术通识教育是将人类在视觉艺术方面创造的理论、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规律再创造成适合不同对象的教学材料,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公民对艺术的认识、判断、创造能力的教育活动。由此可见,作为高校艺术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美术通识教育对培养公民的艺术素养具有不可替代作用。要达到这一目标,高校美术通识教育课程在面对大多数基本对艺术一无所知的非专业学生时,教学方式上就不能只局限在艺术的编年史或谱系学上,而应引入与之相关联的其他学科,尤其是应

4、以人文学科为基础,广泛涵盖艺术史、艺术批评、历史学、社会学、宗教、哲学与美学等学科层面,重新进行相关知识体系的建构,注重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的运用,讲求感性的审美与理性的认知两方面的运作,从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一、高校美术通识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列维认为艺术史研究具有三种意义:艺术史作为艺术的编年史或系谱学,艺术史作为分别研究各类艺术的论述,艺术史作为一门自我反思的学科。纵观我国各高校开设的美术通识类课程教学现状,普遍存在观念陈旧、内容缺失的现象,形成了一种近似“看图识字”的教育方式。1.教学内容简单化高校美术通识教育与

5、中小学相比,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自主性比较强。由于学生们普遍缺乏艺术史知识,因此,许多教师认为课程应该更强调基础。不少教师只着眼于美术作品的背景资料的解读,认为这就是“美术史”。把教学重点放在哪一个时代存在过多少艺术流派,多少代表性的艺术家,以及各自的代表作品是什么。缺乏与之相关的特定文化语境,低估了学生对美术史的理解与评价能力。对于课时本来就不多的高校艺术选修课,教师必须用明确的原则去选择知识,教给学生,而不是照本宣科,简单罗列。2.内容划分比较机械要么是以时间段来划分,要么就是以绘画种类、风格来划分。如按照二十世纪

6、30年代德国艺术史家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的划分方式,强调风格可以划分为个人风格、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法国的丹纳在《艺术哲学》中也提出类似观点,他把风格的形成归结为基本形式(种族)、次要形式(环境、时代)的影响。这样的划分对于古典艺术的研究有其合理性,但对于现当代艺术和整个艺术史的研究来说就有一定的局限性,忽略了艺术史作为文化传统发展的内在联系性,而这种内在联系性恰恰是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的艺术知识体系的关键。要找到艺术史的内在联系性,就必须利用与之相关的人文学科作为基础并加以分析。例如,在讲述后现代的"观念艺术”时,强调在

7、“观念艺术”之中,观念或概念是作品最为重要的方面。学生普遍难以理解艺术品并非艺术家创作的物质形态,而是概念或观念的组合这一新创作形式。以J.柯苏特1965年创作的《一与三把椅子》为例(图1),作品由一把折叠椅、这把椅子的照片和放大的词典上关于椅子的文字定义组成。表面看起来很令人费解,不明白其创作意图,作者本人也从未有过解释。但如果对早期哲学关于艺术领域的讨论有所了解的话,就可以找到根源,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中用“床”的概念评价艺术家的地位,他认为存在三种类型的“床”,一个是上帝造的床(对床的抽象概念),一个是木匠造的

8、床(床的实物),一个是艺术家根据实物画的床(床的影像)。由于艺术家的创作只是对着实物描摹影像,因此他永远与真理(概念)之间存在距离。通过柏拉图对''床"这一命题的解读,学生了解了特定的时代造成了柏拉图对艺术理解的局限性,同时解读了J.柯苏特的创作意图是试图用后现代的语境与古典美学观进行一次对话,艺术再现的是概念而非形象。这样一种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