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对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屮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在胃镜检查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与分析,将患者分为対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冇5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强人文关怀,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接受率为88%,观察组接受率为100%,两组患者接受程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对照组满意率为88%,观察组满意率为100%,两组患者检查满
2、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30例轻度患者,4例明显患者,16例剧烈患者,观察组45例轻度患者,5例明显患者,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镜检查进行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的接受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关键词:人文关怀胃镜检查护理效果【屮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10-01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出现各种抵触心理和不良情绪的几率较高,影响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必须对患者进行护理
3、干预,本次研究特就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100例于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我院进行在胃镜检查的患者,其屮,女性患者占46例,男性患者占54例,患者年龄范围居于21至77周岁,年龄平均值为(47.9±3.6)岁。全部患者均为首次接受胃镜检查,罹患严重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纳入本次选择范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
4、理,在此护理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加强人文关怀,具体如下: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减轻和缓解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向患者讲解检查过程中的各种禁忌和注意事项,并掌握患者的接受能力,告知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高患者的接受度,从而保证检查过程的顺利进行⑴。1.3评价标准。接受:患者没有出现不适症状;基本接受:患者有明显不适症状;不接受:患者有严重不适症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满意:得分不低于80分;比较满意:得分不低于60分;不满意:得分低于60分。将患者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分
5、为轻度、明显以及剧烈三个等级[2]。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屮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的专业性软件为SPSS13.0,采用t检测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若P<0.05,则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患者胃镜检查心理接受程度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接受,占60%,14例患者基木接受,占28%,6例患者不接受,占12%,接受率为88%,观察组41例患者接受,占82%,9例患者基本接受,占18%,接受率为100%,两组患者接受率差异具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2.2两组患者胃镜
6、检查满意度比较。对照组33例患者满意,占66%,11例患者比较满意,占22%,6例患者不满意,占12%,满意率为88%,观察组43例患者满意,占86%,7例患者比较满意,占14%,满意率为100%,两组患者检查满意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重程度比较。对照组30例轻度患者,占60%,4例明显患者,占8%,16例剧烈患者,占32%,观察组45例轻度患者,占90%,5例明显患者,占1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轻重程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7、3讨论临床上通常对罹患消化道疾病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以获得确诊,但是患者在接受该检查时容易出现各种抵触心理和不良情绪,这一现象会对诊断的准确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护理丁预,人文关怀是进行护理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3]。木次研究中,对照组接受率为88%,观察组接受率为100%,对照组满意率为88%,观察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30例轻度患者,4例明显患者,16例剧烈患者,观察组45例轻度患者,5例明显患者,两组患者接受率、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轻重程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统计数
8、据表明,对胃镜检查进行人文关怀能够提高患者的接受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吴丽琴,黄新•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11,17(30):174-175⑵赵海燕,查永曙,薛妮•对胃镜检查患者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效果的观察[J]•求医问药,2011,9(20):144-145[3]全丽清•人文关怀在消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2013,13(23):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