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观下的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微探

儿童观下的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微探

ID:46347405

大小:8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儿童观下的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微探_第1页
儿童观下的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微探_第2页
儿童观下的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微探_第3页
儿童观下的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微探_第4页
儿童观下的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微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观下的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微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儿童观下的儿童哲学及儿童哲学教育微探南京市琅珈路小学明发滨江分校王静[摘要]: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在他们的思维里,有很多哲学问题、哲学思维及哲学思维方法的萌芽和运用。本文通过探讨儿童观下的哲学意蕴,从而分析儿童观与哲学,儿童哲学与哲学教育之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明确教师在儿童哲学教育方面的方法和要求,使儿童哲学及其教育更加完善。[关键词]:儿童儿童观儿童哲学哲学教育儿童是思想家,是历史Z子,是“成人Z父”,是“成人Z师”。他们用纯真的眼光看世界,用灵敏的童心看卅界,在儿童观下看儿童哲学,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且帮助我们学会如何进行儿童哲学教育。一、儿童与

2、儿童观对“儿童”的定义,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区域对于儿童的定义是不-•样的,主要有依据年龄大小和心智发展阶段两种划分方法。实质上,就是儿童观的问题。屮国古代有过儿种说法:从“十年,出就外傅,学书记”而言,人们认为,儿童是指0-10岁的未成年人。也冇人认为是指0-8岁、0-12岁、0-14岁的未成年人。而在西周王朝,太了入大学在15岁,因而有人认为儿童在古代是指0-15岁的未成年人。而今,人们对儿童有了更加科学、全面的认识,对儿童的划分时期也冇所变化,《儿童权利公约》里明确指出儿童是指0・18岁的未成年人。儿童观是人们对儿童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或者说,是人们在哲学层

3、而上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一部分。儿童观的问题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观念问题。从儿童观那里,我们可以透视出一个时代、一种文化对作为个体人的地位和价值的基本看法。甚至我们可以这样说,从一个时代或一个文化中的儿莹观那里,我们大致看到处于该时代的人类或处于该文化的种族其白我意识发育到了何种程度。虽然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儿童观的看法是有差异的,但也遵循着一种“逻辑的和历史的一致性”。具体来说,现今科学的儿童观主要包括:儿童是人,具冇与成年人一样的人的一切基本权利(生命权、生存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等等),具有独立的人格;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

4、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儿童发展的个体差界性;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在适当的坏境和教育的条件卜应最大限度地发展儿童的潜力;儿童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其发展过程屮,起着积极主动地作用;男女平等,不同性别的儿童应享有均等的机会和相同的权益,受到平等的对待;儿童的地位与权力得到了法制形式的保障。二、儿童哲学(一)哲学-•般研究哲学的人都知道,“秤学”一词最早是从希腊而來。禅学的本质就是“爱钢慧”,而“爱”则意味着对物质世界与梢神世界不断地探索、追问和寻求。所以哲学就是一种“爱智慧”和追求智慧的活动。哲学是关于人们怎样生活的问题,或者说哲学原木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

5、种生活方式的哲学,它表现为“对整体知识的追求,它是不断地问题,而不是问题的解决”。毎个人都有自己的牛活方式,也都有自己的哲学,儿童也不例外。(二)儿童的哲学及具性质柏拉图曾在《泰阿泰德篇》中如是说:“惊讶,这尤其是哲学家的一种情绪。除此之外,哲学没冇别的开端”。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惊讶是哲学活动决定性的开端。由于受到惊讶的驱动,人们开始思考,开始了哲学活动。不难想象,儿童初临人壯,精神世界还没有或很少有先入之见。看着周遭陌牛•而奇妙的世界,儿童会充满惊讶;看见花开花落、四时代谢、昼夜更替等口然现彖,也会觉得莫名惊诧,于是创根问底,寻求所以然:“这是什么?”“那是什么?

6、”“月亮为什么跟我走?”“如果地球是圆的,我们掉下去怎么办?”“我从哪里来?”……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索精神的探索者,是壯界的发现者。”如果你经常与儿童接触,你会很容易听到大量类似的问题、领悟或感叹。这些问题、领悟和感叹都是儿童对周围世界或口我的积极探索、思考、认识和解释,它们就是儿童的哲学,儿童的木性决定了儿童天生就是个哲学家。根据我们对儿童的了解,以及上述资料,我们可以看出儿童的粋学有以下性质:(1)纯真质朴的性质儿童的生活和观念是朴素单纯、充满稚气的,但在这种稚气里往往孕含着以后发展的各种萌芽,往往包含着许多值得成人思考的东西。(

7、2)好奇惊异的性质儿童开始哲学探索都是由于惊异,而童话、神话正是由许多令人惊异的事物构成的。儿童对智慧的热爱和追求部分地表现在他们爱听、爱读神话和童话方面,这些童话和神话易于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幻想。(3)易受情绪彫响的性质儿童的身心尚未成熟,他们的生活与成人是不同的,他们求得牛存所依赖的基础是不一样的。成人一般是独立地自谋生活,而儿童则要依赖成人特别是父母、教师的爱和照顾,他们在某些需要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会产生煎熬心灵的焦虑,在各种需要得到满足时则能产生愉快和幸福感等等,身体健康状况以及外界刺激的性质都会使儿童处于一定性质的情绪中,这些情绪影响着儿童对周围世界和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