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32865
大小:2.85 MB
页数:16页
时间:2019-11-22
《客分三等心无差别》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圣像客分三等心无差别文本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饮食用餐,就坐行走;长者优先,幼者在后;长辈呼唤别人,应代为传唤和转告;如果那个人不在,前去转告;称呼尊者长辈,不可以直呼姓名;在尊长面前,谦虚有礼,不可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恭敬问好;长辈没有说话时,应退后恭敬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骑马或乘车,遇见长辈,应下马或下车问候;等待长者离开百步之远,方可续行。今释名据《周礼》“婚生三月而加名”,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
2、取名,我们现在所看见最早的名是商代人的名。往往通过取名体现对子女的期望。字“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jī)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①同义反复。如屈原名平,字原,广平为原;②反义相对。朱熹(火亮)字元晦;③连义推想。赵云字子龙(云从龙)。号号也叫别称、别字、别号。《周礼·春官·大祝》:“号为尊其名更美称焉”。名、字是由尊长代取,而号则不同,号初为自取,称自号;后来,才有别人送上的称号,称尊号、
3、雅号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宋·释文莹《湘山野录》:“范仲淹少贫,读书长白山僧舍,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两块,断齑数十茎啖之,如此者三年。”“我一生所学只得‘忠恕’二字,一生受益无穷,用在朝廷上侍奉君主,接待同僚朋友,与同族的人和睦相处,没有一时一刻离开这两个字。”“即使最愚蠢的人,在指责别人时也是清醒的;即使非常聪明的人,宽恕自己的过错就是糊涂。你们应该以指责别人之心来指责自己,用宽恕自己之心来宽恕别人,如此就不用担心达不到圣贤的境地了。”范纯仁范仲淹在睢阳任官时,有一次,让儿子范纯仁到苏州去运一船麦子。那时候
4、,范纯仁年纪还很轻。麦船返回时,暂停在丹阳,见到了熟人石曼卿。范纯仁问他为什么停留在此,石曼卿回答逢亲之丧,无力运灵柩回家。范纯仁听了,便自作主张将一船麦子全送给了石曼卿,让他作回乡的费用。范纯仁只身回到家中,因为送掉了一船麦子,不好向父亲交账,在父亲身旁站立良久,始终未敢提起此事。范仲淹问儿子:“你这次到苏州有没有碰到新老朋友?”范纯仁回答说:“我看到石曼卿因为亲人的丧事,耽搁在丹阳,没有钱运灵柩回乡。这时又没有哪个人能像前代郭震那样勇于救人于危难,所以真是求告无门。”范仲淹立刻对儿子说道:“为什么不把麦船送给他呢?”范纯仁听父亲说出这话,心里一阵轻松,回
5、答范仲淹道:“我已经送给他了。”仅凭这件事,就可知范仲淹的家风已经传给了他的儿子。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平生喜欢访僧问禅,有一次脱掉官服,换上便衣到某座寺庙中去游玩拜会。这座庙的方丈看到来人貌不出众,穿戴寻常,坐在自己位子上没有动,只是懒洋洋地抬手让小和尚给他看座,算是打了个招呼:“坐,茶。”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苏东坡看到方丈如此慢待自己,有些不高兴,便想戏弄一下这个以衣冠取人的僧人,于是吩咐站在一边的小和尚:“取善簿来。”意思是要布施一些香火钱。善簿取来以后,苏东坡当着方丈的面,提笔写道:香火钱100两。方丈在旁边伸着脖子看到,心中一
6、喜,热情地站了起来:“请坐。”又吩咐小和尚:“上茶。”苏东坡一笑,又在善簿上落款:东坡居士苏轼。那方丈一看吓了一跳,他没想到眼前这个看似寻常的人居然是名动天下的大学士苏轼,急忙向他深施一礼,满脸堆笑地说:“请上坐。”又急忙吩咐:“快快,上好茶。”坐请坐请上坐茶上茶上好茶佛门讲无差别心,可是,苏轼遇到的方丈却因人待客,不是佛家所为。儒家亦是如此,做人要长存仁心,并长养之。学问要长养的,就是这颗存心、这颗仁心、这颗恭敬心。为什么说读书可以变化气质?从哪里变?从心!因为经典当中,比方说以《弟子规》来讲,它所教诲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者立,幼勿坐,长
7、者坐,命乃坐」。在读这些经文当中,我们慢慢会去实践;而当我们在实践这些行为的时候,就会从外慢慢内化成我们的存心,我们这一分恭敬心就愈来愈扎实;恭敬心扎实,诚于中自然就变化气质。本节小结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