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331418
大小:7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11-22
《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比较研究论文导读:我国高等教育随着1999年大扩招帷幕的拉开,经过4年扩招,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凸现,成为社会、高校、学生家庭公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尽管我国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但是在指导理念、组织机构、人员基构、指导方法和方式等方面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提高。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研究我国高等教育随着1999年大扩招帷幕的拉开,经过4年扩招,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长,大学生
2、就业难问题凸现,成为社会、高校、学生家庭公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在大众教育阶段,如何指导毕业生良性择业,形成正确的就业理念,目前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尽管我国加强了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指导,但是在指导理念、组织机构、人员基构、指导方法和方式等方面还不成熟,需要进一步的发展提高。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同时也是高等教育发展比较快的国家,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开展职业指导最早的国家。在毕业生就业指导方面,美国构建了由政府、高校、社会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一体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从而使得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有效的开展
3、。因此,深入了解美国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对我国的就业指导工作具有借鉴意义。一、中国就业现状随着我国大扩招的进行,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经过几年的扩招后,我国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从1999年的9%,升至2000年的12,9%.2002年的15.0%、2003年的17%.2004年的19.0%、2005年的21%。①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从1999年的90.23万、2000年的100.85万、2001年的117.85万、2002年的145.1万、2003年的12.15万、2004年的280.0万、增至2005年的338.0万②。高校学生的迅速增加,使毕业生
4、人数在短时间内剧增,从而使一部分大学生待业。根据有关统计,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为:2001年为34万、2002年为37万、2003年为52万、2004年为69万、2005年为79万、2009年毕业生待业人数约为150万人。待业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一定程度上与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处于低水平状态,缺乏有效的就业服务体系有关。二、中国就业指导现状中国就业指导工作由于开展比较晚,就业指导理论发展相对薄弱,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在就业指导上滞后于就业形势的发展,就业指导水平总体发展不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1・在就业指导理念上,把大学生就业指导看成是帮助他们
5、谋取工作的指导在就业指导理念上,一般把就业指导理念定位为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帮助毕业生找到工作就大功告成。在就业指导上缺乏给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适应自身发展的模式。目前的就业指导,在指导内容上使很粗糙的,只注重就业指导的实用性、技巧性、功效性,而不注意对学生进行前瞻式指导,缺少发展性的眼光。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从个人就造成了眉毛胡子一把抓、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情况,缺乏科学的工作方法指导,从而造成指导的效率不高。2.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人员专业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不健全,多数的就业指导部门是学生处的一个附属部门,一
6、套人马,两个牌子。同时这些就业指导部门建制不全,人员不足,经费很少,只关注毕业班学生,对不毕业学生缺少前瞻性的指导。由于就业指导部门机构不健全,就业指导机构工作开展很单一,主要工作是办理就业有关手续、汇总就业信息、组织人才招聘洽谈活动,缺乏对大学生的教育指导,缺乏市场开拓意识。同时,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是从相关岗位抽调,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指导,不能对有关学生进行科学规范的指导,从而造成指导效果不佳。3.就业指导理论不完善,就业指导内容单一目前的就业指导,多是一些政策性、程序性的指导,缺乏相关的理论根据支撑,很多学校把就业指导停留在组织选修课、组织报告会、邀请
7、知名校友演讲、介绍成功求职经验上,缺乏对学生进行理论化、系统化的专业指导,从而使广大学生在求职的过程中材料千篇一律,不能凸现毕业生的个性特点。在就业指导内容方面,多数学校仅仅是讲解国家有关的就业政策、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汇集就业信息、传授毕业生择业技巧、传授制作毕业简历的方法,缺乏对毕业生开展个性化指导,使每一个毕业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很好的发展自己。4.人才培养、就业指导、市场需求等环节脱节目前我国高校存在着人才培养、市场需求等相脱节的现象,培养出来的人才往往和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不对口,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例如:由团中央学校部、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调
8、查发现,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中半数以上未找到工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