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

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

ID:22882717

大小:47.76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1

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_第1页
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_第2页
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_第3页
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_第4页
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宄就业状况的比较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总体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先对两国社会总体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是比较中美两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前提。1.就业市场的总体状况美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需求空间,同时,美国又存在着高素质劳动年龄人口不足的问题,这就使美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至2006年10月,美国人口数量为3亿人,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美国人口到2043年将达到4亿。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基础最为雄厚,而其3亿人口仅是中国人口数量的零头。2.大学生就业状况通过比较劳动力市场,可以发现

2、中美两国在就业方面差异较大。劳动力素质的差异也不容忽视。因为高学历人力资源的丰富会刺激或促进高人力资本市场的成熟,同时,就业结构的差异也增大了中美两国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但从一些基本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中美高校毕业生就业比较研宄就业状况的比较大学生就业是社会总体就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首先对两国社会总体就业形势进行分析是比较中美两国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前提。1.就业市场的总体状况美国长期的经济增长对人力资源具有极大的需求空间,同时,美国又存在着高素质劳动年龄人口不足的问题,这就使美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至2006年10

3、月,美国人口数量为3亿人,美国人口普查局预测,美国人口到2043年将达到4亿。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经济基础最为雄厚,而其3亿人口仅是中国人口数量的零头。2.大学生就业状况通过比较劳动力市场,可以发现中美两国在就业方面差异较大。劳动力素质的差异也不容忽视。因为高学历人力资源的丰富会刺激或促进高人力资本市场的成熟,同时,就业结构的差异也增大了中美两国大学生就业的难度。但从一些基本的数据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两国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异同。从近几年毕业生总量看,我国在2001年以前远远低于美国,但经过短短7年时间,我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变成了

4、美国的近两倍。最近10年,美国每年大学毕业生总量比较平稳,平均增速在2%以下,而我国则呈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平均每年净增20%以上,特别是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40%。二、就业中存在问题的比较1.中国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中国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短期内大学生总量猛增,但就业工作进展平稳顺利。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较为复杂。(1)需求方面。一是有效需求不足。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大学生就业总量大、增速快、增幅高和有效需求增长滞后的矛盾更加突出。二是需求不平衡。产业发展过

5、快和产业减员过快的矛盾同时存在,从1990年至2003年,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劳动力的比例由60.1%下降到49.1%,第三产业由18.5%上升到29.3%,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使得应用性强的工学类专业、技术类专业短缺,而一些夕阳产业的相关专业出现过剩。三是“晴雨表”效应增强。大学生就业情况与经济发展呈现出强烈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出现了经济的波动,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就业,而高校人才培养的天然滞后性又加剧了社会需求不平衡的状态。四是信息不对称。(1)供给方面。一是毕业生增长过快,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毕业生每年增速都在20%以

6、上,2003年曾达到46%,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二是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产业、新岗位层出不穷,但由于各种内外部条件制约,学科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得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三是就业能力欠缺,许多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不足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有些大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尽管他们具有年龄、学历、信息等方面优势,但不具备能力优势,就业市场竞争力不强。四是反馈渠道不畅,高校教学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之间缺乏便捷高效的反馈和沟通,同时,市场的快速变化和学

7、校的固守传统,也加剧了二者矛盾。五是就业观念与现实需求存在差距,许多毕业生追求大机关、大城市、大单位、大科研院所,就业期望值居高不下和就业岗位稀缺的矛盾,使得“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同时存在。(1)社会和文化影响方面。一是受“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的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择业也产生了影响。二是公众舆论的影响,“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仅停留在一些人的口头上,很多社会舆论仍在鼓吹“学而优则仕”,大学生到基层去的社会氛围还不强烈,政策激励措施力度不够,大学生到基层去的空间尚未完全打开,渠道尚不完全畅通。三是体

8、制障碍作祟,由于社会保障等不健全、不完善,一些普惠性政策还没有惠及到大学毕业生,一些地方政府依然限制外地生源落户,就业壁垒没有从根本上破除。四是未就业群体增大,这部分大学生离校后长期游离于高校和有关行政部门管理之外,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难题。五是服务手段落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