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

ID:46331121

大小:8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2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_第1页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_第2页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临床分析刘惹何松林吕湛罗勇随着冠心病冠脉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了冠脉介入治疗。不同年龄段的冠心病患者临床表现特点不同,在治疗上也有一定差杲。现总结我院2007年・2009年行冠脉介入治疗的170例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7年・2009年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70例,其屮98例年龄45-65岁的中年患者,男性76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54±6.3)岁;72例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男性5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71±5.8)岁。因青年组例数

2、过少未进行比较。1.2方法全部病例采用经股动脉或经挠动脉途径介入治疗。冠心病诊断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左主干狭窄$30%,或其他3支至少1支冠状动脉狭窄$50%为阳性,冠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75%为PCI指征。术前及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氯毗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术屮导管内常规使用普通肝素8000-10000Uo1.3介入治疗成功标准术后病变血管残余狭窄£30%,远端血流达TIMI3级,无严垂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血管闭塞、死亡);多支血管病变PCI后血运完全重建或主要临床症状犯罪血管得到治疗,血运部分重建。1.4随访主要釆

3、用电话、门诊复诊和再住院治疗方式。随访内容主要是再发心绞痛、再次心梗及心功能不全和死亡等。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6.0软件统计分析,各参数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衣示,计数资料的比较用/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中年组男女比例为3.45:1,老年组男女比例为3.8:1。中年组98例患者共治疗血管126支,植入支架144枚,占同期PCI总数的56%。该组病例术后住院期间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牛。老年组72例患者共治疗血管98支,植入支架114枚。老年组术后住院期间心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但与中年纟H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各组中无1

4、例死亡。表1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临床特征(x土s,例数(白分率%))组別屮年组例数98男/女(例)76/22平均年龄(岁)58±6.3危险因素高血压53(54.1)糖尿病8(&2)咼血脂48(49.0)吸烟史65(66.3)老年组725刀1570±5.856(77.8)21(29.2)26(36.1)55(76.4)注:与老年组相比,*P<0.05表2不同年龄组冠心病患者影像学及手术情况组别例数靶血管数左刖降支左回旋支左主干右冠状动植入支架脉个数中年组98126*6930225144老年组72984928120114注:与老年组相比,*P<0.053讨论

5、3」危险因素特点:本研究老年组男女比例高于中年组,与既往报道不同,nJ能与老年组患者例数较少,且同期住院期间女性患者行冠脉造影者偏少,致确诊率、手术率偏低有关。但屮年组和老年组屮仍以男性患者为主,可见男性仍是屮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索。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仍是屮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在中年组中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的比例越來越大,故此在中年患者中应更枳极控制血压、戒烟及注意生活饮食等。3.2冠脉病变特点:本研究中中年组狭窄程度较轻,单支病变相对较多,老年组严重复杂病变如双支、三支及CTO病变较多。与国内外报道相一致。有文献报道中

6、年男性人群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病率增加幅度最大[1]。确诊心梗后应首选介入再灌注治疗,中年患者冠脉简单病变多见,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预厉好。老年冠心病患者有许多自身病理生理特点,各脏器生理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退,同时老年冠心病患者危险因素较多,常介并令多种基础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等,多支血管病变者多见,B2及C型复杂病变比例高[2],病史3个月以上的CTO病变较多;合并心功能不全或肺部感染患者较多。这类患者病变复朵,手术时间长,造影剂用量较大。越来越多的医生已经在关注造影剂肾病的发牛,在无其他危险因索的情况下,造影剂肾

7、病并不常见,但在如慢性肾功能不全、脱水、心力衰翊、老年人等情况下则容易出现。故术前应尽可能纠正这些危险因素,或在使用造影剂前充分水化治疗,术中尽可能给予最小剂量的造影剂,并选择肾脏耐受性更换的造影剂,以减少造影剂肾病的发牛。3.3PCI路径特点:传统PCI多经股动脉完成,人体股动脉内径相对较为粗大,不容易痉挛,操作方便且穿刺成功率高,术中可以方便的更换器械,并且町以选择较为粗大的鞘管以提髙手术成功率,但是由于股动脉解剖位置较深,术后压迫上血较为困难,容易出现皮下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痿筹,部分患者在局部压迫时出现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率慢、血压低,术后肢

8、体制动使患者出现肌肉疼痛或排尿I木I难等。与Z相比,经税动脉途径PCI有很多优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