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趋势小议

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趋势小议

ID:46330972

大小:6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趋势小议_第1页
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趋势小议_第2页
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趋势小议_第3页
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趋势小议_第4页
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趋势小议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趋势小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国修辞学研究发展趋势小议摘耍:中国现代修辞学从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开始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在经历了八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的繁荣期后,中国修辞学研究陷入了相对静寂的阶段。而与此同时西方修辞学经历了再生与繁荣的过程,修辞思想空前活跃,各种修辞观念与研究方法层出不穷,并且国内的部分学者也在积极地著书撰文,评介西方修辞学的新理论,这一兴一衰形成鲜明的对比,促使我们去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我们无须标榜过去,尽管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中国修辞学有过值得称道的较大发展与辉煌;我们也不必讳言现在,前进的道路上困难重重。但是,只有对我们走过的路做客观的审视,

2、才可能科学的构拟未来。进而开阔研究视野,并在这种思考过程中找寻中国修辞学的未来发展,因此,本文将尝试性地发现中国修辞学的发展趋势,并加以简明扼要的归纳,希望会对我国的修辞学研究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关键词:修辞学发展学科当代中国修辞学已经陷入尴尬的境地,出现了缺少问题意识、重复劳动现象严重、学科归属不明、研究方法陈旧等诸多问题,其中,学科归属不明是学科基础建设问题;研究方法陈I口属于方法论问题;而缺乏问题意识则属于根本性的观念问题。总结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既有外部的不重视,也有内部的不争气。关于外部原因,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儿点,首先,是学科相关学术刊物的建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以修

3、辞研究为丄要的内容的刊物不仅数量少,而且级别也偏低;其次,学科队伍建设严重脱节,从事修辞学研究的教师在评定职称上比较困难,因此,导致部分原来从事修辞学研究的老师转而研究其他领域;最后,同样也是最重要则是,修辞学与学科前沿、与社会需求的距离日渐拉大,因为有不少人认为修辞学只是说说写说的技巧,谈谈辞格的运用而己。事实上,观察从近代到当代的修辞学发展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就修辞学内部以及修辞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结合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具有现实研究意义的问题,诸如静态修辞与动态修辞、修辞本质与修辞形式、显性修辞与隐性修辞,修辞本体与逻辑、审美、社会文化、物理、心理之关系,等等。而我们忽略了这些最基

4、本的问题,绝大部分研究仅仅限于局部问题,犹如盲人摸象的感觉,即使在研究局部问题的时候,我们也只停留于表面的研究,或者将西方的修辞学理论直接翻译过来,用汉语的例子加以解释,而不作消化吸收,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重复劳动,例如对某些专著修辞的研究,多为旧话重提,不具原创性。一、学科归属明确化从近代到当代,中国修辞学的归属问题一直是修辞学研究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不仅美学、文艺学、写作学等相关学科不能容纳它,而且其一直隶属的语言学,现在也要将其“扫地出门”,因为它研究的不是语言本体。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中国修辞学的学科归属问题,成为制约修辞学发展的瓶颈,因此,要使修辞学走出现在的状态,首先

5、就要给修辞学“找个家”。但是,近几年来,由于各个学科自身发展的需求,有出现了另一种极端现象,即只要有一点关联的学科都会将修辞学纳入自己的学科范畴,这又使修辞学的归属更加“扑朔迷离”。按照目前国内的学科划分,修辞学隶属于语言学,但是乂与普通的语言学研究对象及范畴不同,缺乏该学科共享的学术资源。因此,修辞学边缘化成为修辞学归属的主要趋势,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在修辞学未来的发展中要保持自我并且重塑自我,在这一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修辞学要建立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而不能再依附于其他学科,即使有交叉也是作为独立的学科。具体可以通过一下途径加以实现:首先,促进修辞学科品位得到提升。人们逐渐

6、发现,因为修辞是“构筑语言世界的必要手段,是组织人的思想和行为的重要途径”,所以它不但是说服的技巧,而且是理解的程序;不但是语言的优化形态,而目是一切文化符号的高效行为。因此,修辞学应该获得与自己的内容相符的学科地位。其次,修辞学研究领域和范围必须将进一步扩大。因为,只有拥有足够的研究领域才能够使自己有独立的地位,而不需要从别的学科获得研究内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修辞适用于一切以语言甚至以符号为媒介的交际活动,甚至也关涉到与交际活动有关的其他情况。所以,只要不断的深入发掘,修辞学的研究领域是足以支撑其成为独立的学科。二、学科理论建设与研究方法革新如果要成为一个具有发展前途的学科,

7、方法和方法论就成为修辞学研究急需解决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近百年来,汉语修辞学在广泛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的同时,也加强了对演绎法的运用,并引进、吸收了许多新的科学乎段,呈现出多层次、多角度的状态。”宗廷虎先生对此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指出:“发展修辞学方法和方法论研究乃是当务之急,必须提高方法和方法论意识,必须不断对思维空间进行新的开拓。”为了拓宽修辞学的研究领域,我们必须使其研究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并且做到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当然,近年来的修辞学研究者也己经注重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从最初的机械引进、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