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品)13马说

(教育精品)13马说

ID:46316775

大小:13.54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11-22

(教育精品)13马说_第1页
(教育精品)13马说_第2页
资源描述:

《(教育精品)13马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马说》(第二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巩固本文基础知识。2.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3.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4.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人才问题的理解。二、学习重点、难点体会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理解短文所阐明的深刻道理。三、学习流程(一)情景导入:观看“伯乐相马”的故事。(二)明确目标(三)自主学习1.复习旧知(1)读准字音祗()骈死()槽枥()食()马者外见()(2)翻译下列词语。祗()骈死()槽枥()或()食()外见()且()策之()材()临()2.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课文,在文中找到下列问题的答

2、案(勾画出来)。①文中的伯乐和千里马什么关系?②韩愈笔下的千里马有哪些遭遇?③千里马才能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④文中哪句话点明了中心?(四)合作探究1.把每段的段末句有感情的读给你的同桌听,并研讨、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2.小组合作讨论:作者所说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仅仅指传说中的人或物吗?作者借千里马遭遇,寄托了怎样的情感?这是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间。这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重用遭冷遇,很可惜有“忧天下之心”的他,终未被采纳。后相继依附于一些节度使幕下,郁郁不乐,才

3、能之士不受重视,所以有“伯乐不常有”之叹。(五)拓展延伸阅读《资治通鉴·唐纪八》中的一段文字,疏通文意,并结合课文《马说》谈谈你对人才问题的看法。上①令封德彝举贤②,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③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④,各取所长,古之致治⑤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⑥己不能知人,安可诬⑦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资治通鉴·唐纪八》【注释】①上:指唐太宗。②举贤:推荐有才能的人。③但:只是。④如器:好像使用器物。⑤致治:把国家治理好。⑥正患:只怕。⑦诬:冤枉、贬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