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治疗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治疗

ID:46279230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2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治疗_第1页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治疗_第2页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治疗_第3页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治疗_第4页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治疗_第5页
资源描述: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及治疗【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方法。方法: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通心络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入选后,2组常规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钙、硝酸脂类、钙离子拮抗剂、B受体阻滞剂及他汀类药物。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给予硝酸甘油注射液5〜10ml,静滴,1次/无通心络胶囊一次3粒,3次/日,口服,连续10天。硝酸甘油注射液宜从

2、小剂量开始,并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两组病例除外严重心力衰竭,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肝肾功能不全及有特殊过敏体质者。用药期间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ST段变化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症状明显缓解后在7〜10d内逐步撤除药物。1.3观察项目治疗前后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得治疗前后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等数据,动态心电图观察ST段压低总次数,ST段压低总时间等参数;同时进行临床症状观察及综合评分,以心慌,胸闷,气短及心绞痛等作为评分依据,按每一症状轻重和发作频率记分,严重而频发者记分3分,轻而频发或重而不频发者记分2分,

3、轻度而间歇者记分1分。1.4疗效评价标准显效:疼痛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大致正常或正常;有效:疼痛发作次数、程度及持续时间明显减轻,心电图s-T段降低,或回升0.5mV以上而未达正常水平;无效:疼痛变化不明显或加重,心电图无变化。1.5计量数据采用方差分析检验,计数数据x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2结果2.1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见表1,治疗组均显着增加0.01,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表1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级别C0(L/min)CIEF(%)治疗组前3.0±0,43.1±1.154±11治疗组

4、后4.7±0.93.6±6.057±13对照组前3.6±1.03.2±1.153±12对照组后3.7±1.33.5±1.055±92.2两组治疗前后的ST段变化程度见表2,治疗组ST段压低总次数、ST段压低总时间均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0.05)。3讨论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病人常多为50〜80岁的老年人,多有高血压(并伴有睡眠差)、高胆固醇血症(表现为肥胖)、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等疾病的病史;也与家族史有关。其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感觉,可伴有其他症状,疼痛主要位于胸骨后部,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每

5、次发作3〜5min,可数日一次,也可一日数次,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消失。本病多见于男性,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急性循环衰竭等为常见的诱因。其病情可因病程的时间、发作的时间、发作间隔的时间呈进行性加重,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达无名指和小指,或至颈、咽或下颌部。发作反复、频繁。心电图常见ST段压低0.lmV(lmm)出现暂时性的心肌缺血。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诱发因素有:疲劳、情绪激动、紧张、环境吵杂或寒冷、体位突然改变、进食过饱、饮食习惯过甜过咸等;发病机制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继发血小板黏附、聚集及血栓形成

6、,造成冠状动脉血管不完全阻塞或血管痉挛,使心肌血供减少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此机制已被许多临床医学研究所证实。因此,对UAP病人的内科治疗目标是迅速抗血小板、抗血栓,并应用抗心绞痛药物缓解心绞痛。[3]对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体力活动可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肌耗氧量,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随心肌的需要增加而增加。发病初期休息是治疗的关键。患有鼾症,甚至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老年人应及时通过使用nCPAP治疗或外科治疗矫治鼾症,预防因鼾症引起的内皮素合成增加所致收缩血管物质释放,心脏负荷加重,同时冠状动脉收缩,加重心

7、肌缺血缺氧,导致心绞痛的发作。本组研究显示,68例患者经通心络胶囊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明显减轻,总有效率可达82.3%,患者心脏功能指标即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射血分数均有显着增加,并且治疗组观察有促进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的恢复及缩短持续时间。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通心络胶囊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说明通心络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较好,口服方便,经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解除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心络胶囊治疗心绞痛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

8、郑颖,常延平,张运•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7,38(6):39.[2]华先平.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6,4(10):28.[3]黄树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