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278300
大小:7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20方劑配伍規律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方劑配伍規律探析陳剛孟慶華(貴陽屮醫學院cgsuperman.happy@163.com550002)【關鍵詞】方劑配伍規律藥物功用各有所長,只有通過合理的組織才能使各具特性的群藥組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運用藥物的組合過程稱爲「配伍」。徐靈胎說「藥有個性之專長,方有合群之妙用」。「聖人爲之製方'或用以專攻,或用以兼治'或以相輔者,或以相反者,或以相用者'或以相制者。……操縱之法,有大權焉,以方之妙也。」(《醫學源流論•方藥離合論》)在此,徐氏指出在組藥成方的過程中,必須重視「配伍」,而方劑「配伍」有一定的規律。現將本人對方劑
2、配伍規律的粗淺認識淺析如下。1.相輔相成這種配伍形式是組方最基本、最常用的關係,可以增強療效,擴大治療範圍,分同類相須、異類相使兩種情況。1.1.同類相須選擇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運用,通過藥物之間在某些方面特殊的協同作用而增強療效。這種協同作用一方面緣於各藥效能的相加,另一方面是利用藥物的不同特點而加強療效,最常見於方劑屮君臣藥的配伍。如辛溫解表劑麻黃湯,方屮麻黃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爲君;桂枝透達營衛,解肌發表,溫經通脈爲臣,麻桂相須,辛溫發汗之力大增。再如大承氣湯屮大黃配芒硝,大黃爲君,瀉熱通便;芒硝爲臣,瀉熱通便,軟堅潤
3、燥,此藥對功擅峻下熱結,兩藥配伍,加強了攻裏瀉下功效。另有一些常用藥對也遵循這一規律,如羌活勝濕湯屮羌活配獨活,羌活多用於上半身的風濕痹痛,偏於散表淺的風濕;獨活多用於下半身的風寒濕痹,偏於除深伏的風濕,兩藥相配以治通身上下風濕痹痛之証。其它如銀花配連翹治風濕感冒、附子配乾薑治陽衰寒厥、羚羊角配藤治肝風抽搐、茯苓配澤瀉治水腫、石膏配知母治發熱等等。這些藥物協同作用的配伍,既是藥物作用的累加,乂是各味藥物相互配伍後新作用的產生〔1〕。1.2.異類相使選擇性能、功效不同的藥物配伍,以其屮一味藥爲主,其他藥爲輔,配合使用後在某種功效
4、上產生協同作用,可簡要槪括爲以下五種關係。1.2.1.求同存異藥物的性能、功效雖然不盡相同,但在某個方面有共性,配伍應用可以產生協同增效作用。如二陳湯屮陳皮配伍半夏,陳皮理氣行滯,半夏燥濕化痰,陳皮理氣有助於半夏化痰,取「氣順痰消」之意。防己茯苓湯中茯苓配伍黃,茯苓利水滲濕,健脾補氣,黃利水消腫,二藥合用,寓「培土制水」之意。1.2.2.氣血相生屮醫基礎理論認爲氣血是相互依存的,「氣生血」、「血載氣」、「氣爲血之帥,血爲氣之母」,並根據氣血相生關係總結出「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的治療原則。在選藥組方時要充分考慮氣
5、血的相生關係,如當歸補血湯屮黃配當歸,用當歸補血的同時,尤其重用補氣的黃,以資氣血生化之源,氣旺則血生。1.1.1.陰陽互求屮醫陰陽學說認爲陰陽不僅是相互對立制約,而且是互根互用的,「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索問•陰陽應象大論篇》)陰陽互根理論在方劑配伍中也有體現,如在補陰方劑屮配伍補陽藥或在補陽方劑屮配伍補陰藥。張介賓創製的左歸丸具滋陰補腎、益精塡髓之功,用於治療真陰不足証,其在大隊補陰藥物屮配伍鹿角膠、菟絲子兩味溫潤之品補陽益陰,陽屮求陰。右歸丸具溫補腎陽、塡精益髓之功,用於治療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証,方屮
6、在附子、肉桂、鹿角膠的基礎上加入熟地、山茱萸、山藥、枸杞以滋陰益腎,取「陰屮求陽」之意。正如張氏所言「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則陰得陽升而泉源不竭」,「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則陽得陰助而生化無窮」。1.1.2.五行生克從古方對五行學說的運用上看,有據五行相生、相克關係而配伍用藥者,使藥性與臟腑功能特性等有機結合,或使藥性與臟腑之間的生克關係有機結合〔2〕。如參苓白朮散在四君子湯基礎上加入補氣的山藥、蓮子,滲濕的白扁豆、慧攻仁,行氣的砂仁、桔梗,不僅可以益氣健脾,滲濕止瀉,治療脾虛濕勝証,還可滲濕行氣,具有保肺之效,符合脾屬土
7、,肺屬金,補脾以利肺一「培土生金」之意。再如一貫煎,滋陰疏肝,治療肝腎陰虛,肝氣郁滯証。方中地黃滋陰養血、補益肝腎,寓滋水(腎)涵木(肝)之意;沙參、麥冬滋養肺胃,養陰生津,意在佐金(肺)平木(肝),扶土(胃)制木(肝)。再如五苓散'利水滲濕'溫陽化氣,治療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証,方屮配伍茯苓、白朮健脾利水濕,體現了「培土(脾)制水(蓄水証)」之意。另如百合固金湯,滋養肺腎、止咳化痰,治療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証,方中百合、生地、熟地潤肺滋腎,「金(肺)水(腎)並補」。1.1.3.因勢利導根據病機、病勢特點及治法屮的導邪外出理論,選
8、藥時使邪有出路,以縮短病程,增加療效。如在清中焦邪熱的方劑中配伍黃連、大黃、芒硝,黃連瀉心火;大黃、芒硝蕩滌腸屮積熱,使邪熱從下而走。在活血化瘀方劑如復元活血湯屮配伍大黃,蕩滌凝瘀敗血,導瘀下行,使瘀血等邪有出路,推陳致新。再如清利濕熱的茵陳蒿湯屮配伍大黃瀉熱逐瘀,通利大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