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西瓯背影(优秀篇)

远去的西瓯背影(优秀篇)

ID:46274129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2

远去的西瓯背影(优秀篇)_第1页
远去的西瓯背影(优秀篇)_第2页
远去的西瓯背影(优秀篇)_第3页
远去的西瓯背影(优秀篇)_第4页
远去的西瓯背影(优秀篇)_第5页
资源描述:

《远去的西瓯背影(优秀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远去的西瓯背影远去的西瓯背影在岭南两广地区的古代越族支系部族中,以瓯越与骆越这两支最为庞大。关于瓯、骆这两支关系密切却又不尽相同的越人部落,研究古越族的历史学者多有专述。考古专家、广西博物馆研究员郑超雄教授称,“瓯与商周交远去的西瓯背影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南方百越族地区,在岭南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与中原黄河流域同步推行郡县制,岭南从此纳入中华统一版图。秦开岭南三郡之桂林郡,范围包括今广西大部分地区,郡治设在今贵港,距今已有2200多年。然而,秦代桂林郡治只是贵港行政建置历史的开端。事实上,贵港乃至广西的文明源头,可向上追溯至商周时期。贵港历史之根脉先秦时期,生活

2、在楚国以南的越人是古代中国南方的世居土著民族,分布在今天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东南沿海省份。南方越族支系繁多,有瓯越、骆越、南越、闽越、吴越、扬越、山越等诸多支脉,历史上概以百越统称之。在岭南两广地区的古代越族支系部族中,以瓯越与骆越这两支最为庞大。关于瓯、骆这两支关系密切却又不尽相同的越人部落,研究古越族的历史学者多有专述。考古专家、广西博物馆研究员郑超雄教授称,瓯与商周交往,去而复返,有家国故土观念。瓯骆越人很早就与中原政权有着密切的交往,为后来秦汉间的民族融合奠定了基础。人们为了区别以瓯相称的越人,指明其居地所在,通常在称谓前加东有闽粤,其众数千人。东瓯一

3、词已成为今天浙江省温州市的别称。上地理方位。《汉书》记载:蛮夷中,西有西瓯,众半羸,南面称王;西瓯人的活动区域为五岭以南,南越之西,骆越以东。骆越人居住在西瓯的西部和南部,今玉林、陆川、博白、灵山、合浦一带则是西瓯、骆越的交错杂居地区。两广地区自东往西在地理上形成了东边南越、中部瓯越、西端骆越的分布格局,成为后来秦统一岭南后在东、中、西三个方位分别设立南海、桂林、象郡的地缘因素与社会基础。南方越人作为稻作民族,是中华稻作文化的创造者。贵港地处郁江流域,是西瓯越人的聚居地中心,也是古代稻作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作为西瓯方国的王都所在,西瓯被视为贵港土著人历史之根源。秦瓯战争结

4、束后,秦始皇发谪徙边、以谪徙民,汉越杂处,郁江平原进入第一波大开发、大融合时期。秦末汉初,天下大乱。驻守南海郡的秦将赵佗以五岭为天然屏障,割据岭外创立南越王国。《史记南越尉佗列传》记载:佗因此以兵威边,财物贿遗闽越、西瓯、骆越,役属焉。南越王赵佗推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任用越人为官,鼓励汉越通婚,推广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西瓯地区的发展。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军攻入南越国都城番禺,太了婴齐被俘,桂林郡监居翁随即谕告瓯骆四十余万口降,南越国亡。司马迁将这段历史写入《史记》:瓯骆相攻,南越动摇,汉兵临境,婴齐入朝。汉武帝平南越后,以南越、西瓯之地分置九郡,增设合浦

5、、苍梧、交趾、循耳等郡,并将桂林郡改称郁林郡,郡治仍在今贵港,辖布山、安广、阿林、广郁、中留、桂林、潭中、临尘、定周、增食、雍鸡共12县。林字在古越语中是水流、江河的意思,桂林郡改为郁林郡,体现了郡县疆域范围变动缩小到郁水流域。西瓯一词,随后也在汉代历史文献典籍中彻底消失。西瓯虽消逝在历史长河中,但贵港作为秦桂林郡、汉郁林郡治主体衣钵的继承者,无论从山川地理、民族交流还是区划沿革、考古发掘等方面,都清晰地沿袭着四瓯的历史脉络。贵港民族之渊源汉建宁三年(公元170年),郁林太守谷永以恩信招降乌浒人十余万内属,皆授冠带,开置七县。谷永率众开垦荒地,并在郡东凿井取水,后人将东

6、井称为谷公井。直到清代乾隆年间,潯州知府胡南藩还赋诗颂扬谷永:夷巢十万古西瓯,聚啸南江最上游。一自汉家开置后,曾烦凿井郡东头。汉代乌浒人,是当年西瓯部族归附汉朝后的贵港本土原住遗民,与先秦时期的四瓯越人是一脉相承的,属于西瓯直系后裔。从汉至唐的历史典籍里出现的僚人、俚人,到宋时改称3童人、撞丁,明清两代又有狼人、土人等不同称呼,都与先秦吋的瓯骆越人有着密切的源流关系。直到隋唐时期,广四大部地区尚是少数民族俚人的聚居地。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贵州有府,一曰龙山。唐代实行州府县三级区划,在今贵港北部龙山地区设置龙山府,隶属贵州,管辖整个龙山盆地。光绪《贵县志》载:北山上盘

7、武宣,下连得郡,错综白余峰,延袤数百里。唐贵州牧尝教植茶树于此,土人赖之,俗呼其地为龙山。北山属土山,山势高耸入云,光热条件良好,唐代州官因地制宜传授栽植茶树的技术,土人赖之,这里的土人即指唐代之俚人,今之壮族前身。另据北宋地理名著《元丰九域志》记载:贵州土产金、银、铅,作贡。民国《贵县志》有载:北山支山龙头、六班、三岔诸山银矿尤丰。可知早在唐宋时期,地方官衙已组织开采、冶炼北山金银矿藏,上贡朝廷。这是岭南民族地区经济开发的一个缩影。北宋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偏安江南一隅,中原大量汉人辗转迁播,定居落籍南方古越族地区,带来北方先进的技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