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肾灌肠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糖肾灌肠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ID:46270334

大小:6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2

糖肾灌肠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_第1页
糖肾灌肠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_第2页
糖肾灌肠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_第3页
糖肾灌肠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糖肾灌肠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肾灌肠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作者:祁燕,郝拥玲,李凯利,张婷婷【关键词】糖肾灌肠方;缠沙坦;早期糖尿病肾病;24h尿微量白蛋白2005年2月一2006年10月,笔者采用以糖肾灌肠方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46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6例作对照,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按照WHO的诊断标准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符合Mogensen[l]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标准,属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为观察对象。①冇确切的糖尿病病史;②24h尿微量蛋白(UAER)20-200ug/min,血肌阡(SCr)80〜130umol/L;③

2、除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与高血压、肾动脉硬化等引起的其它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并排除其它可能引起UAER增加的原因。将92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46例,男26例,女20例;年龄32~66岁,平均(48.3±8.3)岁;病程平均(8.5±5.3)年;糖化血红蛋白(HbAlc)平均(7.6±1.4)%;收缩压(130±5)mmHg,舒张压(70土4)mmHgo治疗组46例,男21例,女25例;年龄30〜70岁,平均(49.8±10.1)岁;病程平均(7.6±4.8)年;平均HbAlc(7.4±1.2)%;收缩压(132±6)mmHg,舒张压(72土

3、5)mmHgo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2组患者均予糖尿病饮食、运动降糖治疗(对照组及治疗组各冇14例和11例注射胰岛素),蛋白摄入量限为0.8g/(kg-d)。待血糖控制平稳后,2组均口服绷沙坦80mg,每H1次。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加用糖肾灌肠方(生大黄30g,懒牡蛎50g,泽泻30g,丹参15g,槐花30g,附子15g,黄苓30g),水煎150mL,每晩灌肠1次,保留30mino14d为1个疗程。1.3观察指标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测定空腹血糖(FPG)、HbAlc、SCr、尿素氮(B

4、UN)、内生肌酊清除率(CCr)、24hUAER。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所有数据统计采用PEMS3.2软件。2结果(见表1)表1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及UAER变化(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1o3讨论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它的出现预示着将进一步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2],及时有效地减少尿白蛋白、缩短尿白蛋白存在的时间,是逆转或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保护肾脏的关键。以往研究表明,血管紧张索II(AngII)是活性最强的内源性收缩血管

5、物质之一[3],而其血管加压作用均为血管紧张素III型(ATI)受体介导,AngII直接参与了肾脏的进行性损伤。它不仅通过影响全身及肾脏局部的血液动力学,升高肾小球压力,而且还直接促进各种细胞因子的生成和细胞增殖或肥大及基质蛋白的积聚,可引起肾小球硬化和细胞膜肥大,尿蛋白渗出。ATI受体在肾表达尤为丰富,•且人类肾小球及系膜中只有ATI而没有AT2受体,绷沙坦是非肽类的ATIRa,故其AngII阻断作用完全,直接对肾脏冇保护作用。本研究中,我们观察到单纯应用纟颉沙坦,在治疗后3个月,可明显降低尿白蛋白。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肾病之本多为肾虚,若肾功能失

6、调,湿浊、水气、瘀血可随之而生,而这些病理产物又反作用于肾脏,致使正气进一步耗伤,发牛恶性循环。中药保留灌肠主要起通腑泄浊解毒之功效。灌肠方屮主药人黄,具有攻积导滞、泻火解毒、凉血化瘀、泄浊利尿等功效;佐以质重Z牡蛎,以敛阴潜阳、收敛固涩、化痰软坚;与丹参、生槐花共同作用以充分吸附肠道毒素,可清除三焦壅塞湿浊之邪,荡涤肠胃热毒之秽,使氮质代谢产物从肠道排出,且其“泻而不猛”;附子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通行-

7、•二经纯阳之要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且能制约大黄寒凉之性;泽泻气平,味廿而淡,最善渗泄水道,专能通行小便;黄苓其性清肃

8、,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故能清热泻火解毒。纵观本方,共奏泄浊解毒、化瘀利水之功。本观察结果表明,糖肾灌肠方联合绷沙坦比单用纟颉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中能更好的降低UAER,其机制还有待于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明确。【参考文献】[1]MogensenCE,SchmitzA,ChristensenCK・ComparativerenalpathophysiologyrelevanttoTDDMandNTDDMpatient[J].DiabetesMetabolRev,1998,4(5):453-483.[2]MofensenCE,KeaneWF,Benn

9、ttPH,elal.Preventionofdiabeticrenaldiseasewithspecialreferen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