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资集体对话不同类型对比分析——以广东为例

中国劳资集体对话不同类型对比分析——以广东为例

ID:46269897

大小:549.2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2

中国劳资集体对话不同类型对比分析——以广东为例_第1页
中国劳资集体对话不同类型对比分析——以广东为例_第2页
中国劳资集体对话不同类型对比分析——以广东为例_第3页
中国劳资集体对话不同类型对比分析——以广东为例_第4页
中国劳资集体对话不同类型对比分析——以广东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劳资集体对话不同类型对比分析——以广东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劳资集体对话不同类型对比分析——以广东为例●李春云内容摘要我国劳资集体对话机制呈现多样的局面,本文提出用发起者为中心的框架来概括和分析这些不同的类型。根据劳动关系运作的相关主体,我国企业层面劳资集体对话机制可分五大类:政府主推型、企业工会发起型、员工行动发起型、员工和企业工会发起型、和企业推行型。本文进而通过实地调研、新闻报道、和已有文献中的案例来说明这五种类型,并分析不同类型在多大程度上挑战了工作场所管理层单决制和可持续性。政府主推型在产生的集体合同数量上居多,但是对工作场所劳资相对力量的影响最小。体制内外力量相结合的类型——员工和企

2、业工会发起型具有改变工作场所治理模式的力量和可持续性的潜力。关键词劳资集体对话集体协商集体谈判对比分析“集体协商”、“集体谈判”、或者“集体协商谈判”常被用来描述中国的劳资集体对话机制。已有研究大多把当前劳资集体对话分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大模式(冯同庆,2012;郑桥,2013;杨正喜,2013)。“自上而下”模式主要是指政府主导、缺乏劳资博弈、流于形式的集体协商(冯同庆,2012;吴清,2012)。当前,这种模式下签订的集体合同站绝对主导地位。对于“自下而上”模式的内涵和具体形式,学者们有不同的侧重点:有的注重以社会权利为基础的

3、劳资对话(冯同庆,2012);有的注重工人行动开启的谈判(郑桥,2013);有的强调劳资自主协商、非政府主导(杨正喜,2013)。已有文献中,“自下而上”模式案例的一个共同点是有职工参与的劳资对话,职工参与的方式可能是通过职代会、工会、或者通过罢工等集体行动。事实上,在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模式中,也有企业工会在当地党政的推动下,鼓励工人参与、代表职工利益和企业方博弈的案例(陈伟光,2013)。这就使得“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模式中都有工人参与、维护了职工权益的案例。而且两大模式不能很好的区分当前不同劳资集体对话机制类型之间的微妙区

4、别。现实中,有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两股力量在改变形式化的集体协商机制。由工会主导的体制内方式包括民主选举工会、工会主席职业化、上级工会代表企业工会等方式。体制外的力量主要是工人的产业行动。也有一些开明的企业主建立职工参与机制,如浙江传化集团开展的工资集体协商和深圳赐昱鞋业有限公司建立的劳资恳谈机制等(冯同庆等,2012)。社会中有不同的力量在推动劳资集体对话。本文提出用发起者为中心的分析框架(initiator—centeredframework)来概括和区分当前不同的劳资集体对话类型,并分析不同类型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工作场所管理方单决制、及形

5、成长期劳资对话机制的可能性。一、中国劳资集体对话类型分析框架当前员工参与的方式多样化,除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模式下的多种员工个体直接参与机制外,还有很多工人以集体方式、间接参与的方式。国际上员工集体参与也有多种方式:工会主导的集体谈判、以德国为典型的工作协调委员会(workscouncil)、欧盟一些国家实行李春云,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管理与劳动关系学院在读博士。电子邮箱:chunyunli@gmail.corn。中国人力瓷源开发201405理论研究197劳动关系ILABORRELATION的员工参与董事会(board—levelrep

6、resentation)、欧盟国家和加拿大的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等。也就是说除了集体谈判还有很多其他的员工集体参与的机制,其中也不乏有资方建立的机制,例如在加拿大,管理层介入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的运作。事实上在世界一次大战和二战之间,在英国、美国、加拿大和德国,除了工会发起的集体谈判,还有大量员工集体参与的做法:英国的怀特利工作委员会(Whitleyworkscommittee)、德国的工作协调委员会(workscouncil)、和北美由企业方发起的员工代表计划(employeerepresentationplans)和企业工会(company

7、union)等(Patmore,2013)。历史上和当前都存在很多由不同主体发起的员工集体参与模式。本文提出用发起主体为中心的分析框架(initiator—centeredframework)来概括目前存在的不同劳资集体对话机制。不同的主体发起的类似的劳资集体对话机制可能有不同的影响,例如同是劳动委员会,由资方主导建立的则可能代表性更小,而有工人发起建立的则可能为员工争取更大的利益。由于中国工会体制框架的限定,工会和工人是不同的主体(Tayloreta1.,2003),但是也有工会代表工人、从而两者成为同一主体的情况。在中国情景下,劳、资、

8、政三方主体都可能建立或发起劳资集体对话机制,而“劳方”还可以继续分为工会、员工、及员工与工会三个不同的主体。也就是说在中国,可能有五个不同的主体发起劳资集体对话。具体到企业层面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