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操纵【开题报告】

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操纵【开题报告】

ID:462470

大小:45.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08-05

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操纵【开题报告】_第1页
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操纵【开题报告】_第2页
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操纵【开题报告】_第3页
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操纵【开题报告】_第4页
资源描述:

《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操纵【开题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开题报告公允价值与企业盈余操纵一、立论依据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随着我国会计制度的国际化,公允价值的应用已成为大势所趋。然而由于我国目前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企业利用公允价值操纵盈余的问题突显,这与顺应国际潮流的意愿相背离。本文就是对公允价值计量产生的经济后果进行分析,找出企业可能会进行盈余操纵的会计科目,然后进行分析得出一些可取的对策,找出一些防止企业操纵盈余的措施,逐步提高公允价值计量为企业提供决策的有用性,同时也能夯实我国会计制度在国际中的地位。公允价值引起的盈余操纵不仅是本身的市场不成熟造成的,同时还涉及到技术、制度结构等多方面问题,必须通过我们对

2、公允价值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透彻地分析,找到问题的本质,本文主要针对浙江省上市公司在应用公允价值计量各个会计科目时如何操纵企业盈余的,得出我们投资者在分析时如何有效地识别各种虚假的信息,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通过我们不断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相信随着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环境的改善,公允价值的使用必定会进一步得到提高和规范。2.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一、赞同公允价值的应用能更好的反映企业的价值,为投资者提供决策更加真实的信息。我国学者葛家澍(2003)、杜兴强(2003)一致认为,公允价值会计极可能取代沿用了几百年的历史成本会计模式,成为2l世纪的主流,而历史成本将

3、渐渐退出历史舞台,公允价值计量符合会计的相关性、配比原则、稳健性和一致性等会计原则要求,虽然历史成本具有可验证性,然而无法揭示资产的经济实质,这个缺陷将导致企业市场价值与账面价值相背离。胡挂兰(2010)反映公允价值的运用是以活跃的市场为前提的,如果在我国广泛的运用等于向世界宣布中国已经有了成熟的市场,为中国争取在国际上的完全市场地位扫除了一大障碍。第二、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不完善的中国市场体系中的运用尚待商榷。卢永华、杨晓军(2000)从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来考虑,由于市场的不够完善,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缺乏有效的决策依据,因而可能会扰乱市场次序,引起社会财

4、富的不公平转移,所以还不适合广泛的运用。我国的新企业会计准中也明确规定在公允价值的运用上是审慎的态度,在使用会计计量属性的问题上3是以历史成本为主导地位,公允价值的运用设定了严格的限制条件,在市场经济不够完美之前不能大胆的使用这一新型的计量属性。因为就算是专家学者都不能很准确的估计出一个企业的真实价值,更何况一般的会计人员如果没有很好的专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在很多诱惑之下根本不可能做出有利于投资者决策的真实信息。结果得出一致的结论,企业都是以利润为目的的,只要能找到一个契机,例如公允价值在没有完全市场下的运用只是给予了企业谋取利润的工具。第三、公允价值是一种

5、复合的估值技术。路晓燕(2006)在全面回顾了公允价值会计在国际上的运用后,对公允价值会计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进行了讨论。她认为,公允价值由于其高度的相关性,已受到各界的高度关注,公允价值会计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基础,但是会计的信息的可靠性依然是不能忽视的,没有可靠的相关其实就是不相关。就是说公允价值是各种价值的集合体,只要能在适当的时候运用现值就是当时的公允,只要能规范统一企业的估值技术,就能有效防止企业利用不完善的市场条件来操纵利润,只要方法统一了便没有那么多的灰色的暗箱操作。20世纪90年代,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出现,在美国会计界和金融界

6、引起强烈的反映,以SEC和投资者为代表的支持者认为公允价值将大大提高财务信息的相关性,真实价值,有助于防范财务风险。例如怀特(White,1991)在《存储机构瓦解:银行及储蓄机构公共政策教训》一书中指出:“历史成本模式由于其固有的后顾式缺陷,应尽快改革。而银行及储蓄机构应采用前瞻式的公允价值会计。国外学者William.R.Scott(1997)也认为,要想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最根本的做法就是在收益计量中推行公允价值,使财务报表反映这种变动。在他有关公允价值会计的实证证据中也指出,为了使公允价值会计披露最有用,应采用全面的公允价值会计,真实的反映企业的

7、市场价值,而不是因为个别的利润操纵,而以偏盖全的否定全部,要从公允价值的远景考虑。理查德等人(2000)研究了英国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发现尽管评估师低估了公允价值,但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要更精确和无偏。在综合了国内外各位学者的观点之后,主要矛盾可能是因为看到在公允价值的实务操纵中遇到以下问题,公允价值计量的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加上没有很好的配套措施来加以规范,导致企业在运用时找到制度的灰色地带,来谋最大的利益,最后出现很多企业运用公允价值操纵盈余的现象,这种情况在上市公司尤为明

8、显。如我国在之前回避公允价值的运用也是因为很多企业利用公允价值为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