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213240
大小:60.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作文素材运用的心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作文素材运用的心得各位家反大家好!我是来自创知路团队的陈艺護,现就读于北京大学屮国语言文学系。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作文素材运用的心得。今天的分享分为两个部分,先是谈谈大家对于作文素材的常见困惑与之症结所在,然后分享我自己的经验。从高一到高三,一直都听到有人在抱怨“自己写作文时素材不够用”,这三年的素材肯定是一点一点在积累,高三的素材也绝対比高一时的要多,但是“素材不够用”的感觉却一直没变过,为什么?不否认有非常聪明和阅读量大的同学博闻强识,脑海里存储了许多素材,信手拈来。但是大多数人难以达到那种程度,仍然有同学能在每次写作时调用丰富的素材。原因就
2、在于,他们知道,素材与主题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把握到了素材的多元性。其实许多人都是懂得这个道理的,每次考试时,屈原都在投江,爱迪生都在和一千种材料搏斗,每次考试作文的主题都不可能是一样的,但是总有不少人都会用上这些陈旧的例子,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它们本身就可以从多种角度去解读。但是我们只对最熟悉的例子做了这样的解构部分原因是被逼的,实在是没有例子可举了。我记得高二下学期看王小波的时候,实在是太喜欢了,而我表达这种喜爱的方式就是把他写在作文里面。那时候既有木年级的考试又要参加高三的考试,考试十分频繁,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好机会,花式写王小波,并且成功地引起
3、了语文老师的注意。一个更极端的例子是,知乎上有位答主每次月考作文的第一个例子必用袁隆平,可见素材本身就是橡皮泥,可以在手中拉扯出不同的形状。举个例子吧,梭罗和他的《瓦尔登湖》,这个素材也已经被写烂了。可以用于不重物质世界、追求精神世界,出世的心态与入世的生活,心静,现代文明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孤独的奋斗者等主题,但是一般都喜欢用“回归自然”这一主题。随手搜了搜用到了梭罗和瓦尔登湖的作文。梭罗将心灵安放于对自然的追求,对“物我合一”境界的崇尚,他栖居于瓦尔登湖畔,用心生活,与自然毗邻,在天地辽阔自由的地平线上观赏他独有的人生闪亮的曙光,那是用心追求的
4、最美风景。安放心灵,则一路花香鸟语,一路绮丽风景,而这,无一不是用心的结晶。(2014湖南高考作文)一个人,一片湖,一座木屋,一程坚守,创造了一个不可复制的精神世界的传奇。我们或许不能够像梭罗一样将生命的诗意与浪漫发挥到极致,却可以在行色匆匆屮始终秉持这样的信念: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然后执着而心无旁鹭地在这条路上且行且歌地走下去。梭罗就是这样一个启示我们现代精神生活,既简单化生活,又持有精神丰富文化创造性,去享有生活乐趣的人。他在自己生活的19世纪初期和中叶,以自己的生活方式证明了,150年前,人类在欧洲人陆新物质生活而前基本的生活态度,奉行简单
5、和根据可能生活的原则,他为我们记录了他那个时代关于简单物质生活的思考,呈现了他在瓦尔登湖实践的精神世界的纯净心灵与思想过程,以及他追求的思想境界。对于我们今天社会物质财富极丰富的人们,起到了一种思想的启示和简单化物质生存的校仿的榜样,他的短暂生命,在他45年的生活岁月屮,回答了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问题,人是可以简单化生活在复杂的精神文化创造Z屮的。那么症结出在哪里呢?我认为,是素材挖得不够深,一是在获収素材的环节,只是简单地了解表面的故事;二是在分析素材的坏节,只是简单地进行主题归类。因此,没有吃透素材。这两个环节只要有一个更深入些,素材的运用范围都会
6、广得多。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如何挖深素材。首先,在积累的时候不要将素材局限于一个主题。有不少同学在积累的时候喜欢给素材贴标签,在素材旁边写出可以运用的几个主题。诚然,这样便于素材的分类与检索,但是就像不喜欢给人贴标签一样,素材本身可以从多种方法去解读,不是两三个标签能够概括的。打上了标签甚至可能会让人形成思维定势,某个素材只能写某个主题,于是就只会在写那一主题的作文吋,才会想起那个素材。其次,平时可以积累一些“万能”的素材,这些多是一些句子。可以发现,作文中经常涉及的主题是关于人的性格品质的,所以用“每个人都是自己生命屮的建筑师”来强调每个人都应该自
7、觉地培养良好的品质,而具体是什么品质,可以根据作文的主题而有不同的发挥。“自由是写在不自由屮的一颗心,彻底的理解是写在不可能彻底理解之上的一种智慧。”这一句话则阐释了万事万物都是矛盾着的,不管主题是什么,如果强调不能太失偏颇,要“中庸”,要辩证地对待的话,不妨用上这一句。再次,在解读的过程中抓住每一个可能的主题。想要挖得深,有两条线索,一是人物,二是时问,即要弄清楚整个的过程。就拿之前很火的话题一一辱母杀人案一一为例吧。从人物上看,有借贷人、母亲、儿子、警察、法院五方,当然也可以加上媒体与吃瓜群众两方。从借贷人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去分析高利贷与黑帮;从
8、母亲和儿子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母子之I'可的爱与防卫的问题;从警察的角度,我们可以分析警察的执法问题;从法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