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比较研究

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比较研究

ID:46205941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比较研究_第1页
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比较研究_第2页
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比较研究_第3页
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比较研究_第4页
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比较研究【摘耍】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耍组成部分,也是儿童教育的基础。FI本小学更加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平等色彩更加浓厚;注重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而不仅仅局限于对知识简单的积累。通过对中口小学培育理念的异同点的比较,借鉴日本小学教育的先进之处,完善中国小学教育的培育理念,以期为中国小学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关键词】小学教育培育理念中国H本【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186-011、刖吕小学教育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

2、发展过程中的启蒙作用不容忽视。邓小平也曾指出:“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二十一世纪大业的生力军。”小学教育尤为关键。用什么方式开展小学教育、用什么理念指导小学教育的问题在21世纪的今天,正变得越来越突出。屮国是一个教育大国,却不是一个教育强国。小学教育已经经历了一次乂一次的改革,但与日本等教育强国仍存在一定的距离。2、口本小学培育理念的核心2.1主体性口本的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教师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习。相比干知识的积累,日本的课堂更重视对

3、学生能力的培养。2.2平等性H本小学教育在吸收儒家文化并得以传承时真正做到了“有教无类”,平等色彩较为浓厚。口本小学的平等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次上:一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各种条件方面的均等化;二是学校内各项教育活动中学生与学牛之间的平等。在曰本,家庭的富裕程度与受教育程度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国家也非常重视学校间资源的平等性。2.3个性化口本的小学教育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兴趣是个性化发展的前提。在日本,小学的周总课时量不大,学生学习负担较轻,拥有充足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在不断的尝试屮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日本的小学教育开设

4、了多种有特色的课程,例如家庭课、图画手工课、自由研究课等,学生通过多样的课程学习亦可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2.4以全人教育为目标,重视道德教育日本教育的根本H的不是掌握知识、技能,而是“人格的完善”。日本的法肚课程为全人教育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日本的法定课程由国语、社会、算术等八个学科和自由研究组成。在法定课程外,学校还利用课程外活动和教育环境的经营谋求学生德,智、体以及人格的全面发展,以弥补课程中存在的不足。3、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异同3.1中口小学培育理念的共同点3.1.1重视德育教育。中日都非常注重対学生德育的教育,

5、只是在实现方式上存在一些差异。在屮国,道德教育屮常用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在日木,对徳育的教育主耍通过学生自身的体验来实现。中国较为重视德育的“外显性”,而H本则更为重视德育的“内隐性”。3.1.2注重知识的积累。中口小学都注重学生知识的积累程度。知识是一切创新的源头,没有知识的积淀,创新就只是空想主义。知识的积累是对自身文化素养的一种积淀,在个人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日本在强调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很注重对知识的积累。在中国,虽然也很强调对知识的积累,但是中国式的课堂教学完全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味的强调标准答案。学生知

6、道如何学,但却不知道如何去运用。3.2中日小学培育理念的不同点2.2.1日本小学更加注重学牛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在日本,课堂主要以提问式为主。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回答,特别是学生富有创造力的答案。教师在公布答案时往往会这样加一句“这只是我个人的思考,不一定止确,仅作参考”之类的话。教师的答案并不能左右学生的思考。而在中国,课堂同样是由多个问题构成的,教师关注的是学朱有没有能力给出标准答案,往往会忽视学生一些富有思想性的回答。3.2.2H本小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全人教育。日本小学非常

7、重视德、智、体及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此开设了包括国语、算术、家庭课在内的九门课程。中国虽然也有体育课、美术课等培养学生兴趣的课程,但是主要还是以语文、数学为主,更有甚者的教师会挪用下课时间补课。4、启示4.1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地位。在屮国,虽然已经打破了传统的讲授式课堂,但是并没有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课堂上,教师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的回答都只是预设的一部分,教师忽视了对于那些不正确答案的思考。教师要更多关注学生的反应,而不是纠结于止确答案之上。课堂不只是获得知识的平台,更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舞台。4.2真正做到评价多

8、样化。近儿年,对学生能力的衡量标准开始关注学习以外的因素,例如在北大校长推荐制中就有对参加志愿服务工作时间的要求、浙师大的“三位一体”招生制度等。这仅仅是一部分的改革,就全国而言,学习成绩仍是衡量个人能力的决定性因素。评价多样化的道路,任重而道远。4.3真正做到学校教学资源、学生个体差异的平等性。在中国,不同学校Z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