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探究

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探究

ID:46187082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探究_第1页
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探究_第2页
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探究_第3页
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探究_第4页
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探究摘要目的:探讨中小城市社区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的干预模式。方法:选取周边社区脑卒中病人与同期住院病人进行比较。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家庭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在心理方面、行为方面、健康教育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医疗费比较低廉。因此,此干预模式有利于脑卒中病人的进一步康复,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负担,不失为一个较理想的护理模式。关键词脑卒中社区护理干预模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的疾病谱、死亡谱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中脑血管病在全死因顺位中明显前移[1]。由于本病致死、致残率很高,医疗费用上涨,导致家庭、单位难以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

2、这些因素迫切需要深化卫生改革,从服务体系等根本问题上寻求新的模式。为此,以安阳市社区脑卒中病人为主要对象,采取家庭护理为主要内容的“脑卒中病人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的研究”,以探讨家庭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康复的影响,并与同期同病种的住院病人比较,对家庭护理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综合评价。资料与方法2004年1月〜2006年4月通过基线调查与预试验,确立研究对象。社区病人:来自河南省卫校附属医院周边社区。要求符合下列标准:①年龄56〜68岁,平均62岁;②轻度脑卒中病情加重,有住院指征、无意识障碍的病人。③排除病情危重且随时有生命危险的病人。住院病人:按照与家庭护理组病人年龄相近、病种相似的

3、原则,抽取同期在安阳市人民医院住院的病人作为对照组。样本含量:根据预试验结果估计样本含量,每组50例。统计结果采用卡方检验。两组病人退出研究标准:社区和住院病人采用相同的退出标准。①基本痊愈:症状、体征明显好转;②显效:症状、体征有改善;③无效:疾病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两组病人护理干预模式:实验组采用家庭护理措施,并实施心理干预、行为干预、健康干预。对照组采用医院常规护理。护理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形式,以调查表为基础与被调查者交谈,充分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由家属代为填写。显著增长:有2项以上满意者;不显著:1项满意或不满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疾病转归:实验组、对照组X2=0.2,P

4、❷0.05,差异无显著性。护理干预:实验组、对照组X2=7.29,P❷0.01,差异有极显著性。医疗费用:将病人治疗期间每日的诊疗费、药品费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的医疗费用差异有显著性,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讨论脑卒中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或突然发生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舌强言蹇、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包括缺血性中风、出血性中风、高血压脑病和血管性痴呆四大类。结果分析:社区病人在家庭进行治疗护理,与住院病人相比,可以得到同样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在经济效益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行为、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也有一定优势。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

5、负担:美国从19世纪就兴起社区护理,发展至今已形成完整的社区护理知识体系及完善的社区保健服务网络[2]。德国、英国、日本也有比较完整的社区护理系统。社区护理在我国起步较晚,工作辐射面较窄,对慢性病没有达到系统的一级预防。所以,建立有效的社区护理模式,可以减轻社会、家庭的负担,减少医疗费用。社区干预模式有利于患者对环境的适应:家庭护理病人,在亲人的陪伴下,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不改变饮食习惯,得到适宜的、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可消除环境陌生这个压力源,有利于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配合。社区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对角色转换的适应:家庭护理使患者意识到自己在承担病人这个新角色的同时,仍承担着家庭的角色,从而

6、避免增加其他人的负担。家庭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脑卒中发病率在我国为0.3%〜1.0%,近年来由于治疗技术提高,死亡率已大为减少,但致残率仍高达70%〜80%[3]o他们中以老年人居多,由于各种原因,不便长期住在医院里,但随着群众经济条件改善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卫生服务的需求和对生命质量期望值的提高,渴望得到方便、及时、高质量的医疗和护理。因此,护理工作要从医院走出来面向社区,承担这些患者的各种护理、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因人而异地举办一些基本护理知识讲座,同时对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群进行疾病预防保健教育。中小城市开展家庭医疗与护理的工作模式及设想:一是健全社区服务体系,办好社

7、区护理需要各级政府广泛支持与参与,在现有的服务体系中可参考香港经验,成立在社会服务联合会和社区委员会领导和支持下开展的社区护理[4]。二是建立保健档案,即医生通过检查,对病人健康状况所获得的资料,经综合分析后而作的记录。按社区范围把保健档案存入电脑,并与各医院联网,便于帮助诊断。三是普及医学知识,建立咨询中心,安排资深的护理人员进行系统化整体护理。应用的模式,与社区建立“契约式的服务关系”。此模式是实现WHO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重要途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