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低浓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低浓度布比卡因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腰麻用于剖宫产手术的可行性。方法80例剖宫产术产妇分为A、B两组。A组40例,向蛛腔注射0.5%等比重布比卡因2-2.5ml;B组40例,组内又分为Bl、B2组各20例;B1组蛛腔注射0.125%等比重布比卡因5-6ml,B2组向蛛腔注射0.18%等比重罗哌卡因5-6ml0分别观察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及麻醉后1、5、10、15、20、30minBP的变化,术中应用麻黄素次数及恶心呕吐情况等。结果A组起效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Bl与B2差
2、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与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明显高于B1组与B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产妇的下肢肌力完全恢复至术前,A组平均270min,B组为110min,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B组产妇术毕下肢运动Bromage分级及肌力完全恢复至术前时间,B2组显著优FB1组(P<0.05)o结论低浓度酰胺类局麻药用于腰麻剖宫产术的不良反应少,等效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腰麻对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更轻、恢复更快,对循环影响更小。【关键词】腰麻,低浓度,罗哌卡因,布比卡因,剖宫产我院近年来对等效低浓度布
3、比卡因和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0例ASAI-11级拟行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体重65-85kg,身高155-170cm,年龄23-38岁,无妊娠并发症及椎管麻醉禁忌证,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见表1)。A组0.5%用等比重布比卡因,B组组内再分为B1组0.125%等比重布比卡因、B2组0.18%等比重罗哌卡因各20例。表1三组产妇一般情况的比较注:三组间比较,P均>0.051.2麻醉方法:入室开放静脉,面罩吸氧,常规监测BP、HR、SP02、ECGo左侧卧碘伏
4、消毒,L2-3间隙针过针穿刺,确认脑脊液流出后,即lml/10s的速度[1]向蛛网膜下腔注药;A组注射0.5%布比卡因2-2.5ml,B组注射0.125%布比卡因或0.18%罗哌卡因5-6ml,均硬膜外置管4cm,产妇平卧后每隔5min测麻醉平面及监测生命体征。1.3观察指标:(1)以达到切口部位无痛感为起效时间;(2)麻醉平面以15min后痛觉消失的平面为准;(3)阻滞强度按Bromage四级标准测定:即0级,髓膝踝可联动腿能伸直离床;1级,膝踝联动,可屈膝不能抬腿;2级,只限于踝关节活动;3级,髓、膝、踝都不
5、能活动;(4)术中血压变化以入室血压下降30%或SBP<80mmHg为低血压;(5)麻醉中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⑹麻醉效果评定:优,完全无痛,肌松;一般,患者略感不适但仍能耐受;差,患者主诉疼痛、体动、鼓肠;(7)新生儿出生lmin及5min时的Apgar评分。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2结果2.1麻醉效果比较:见表2。A组起效时间明显快于B组,B组内B1与B2组养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例均在单纯腰麻下完成手术,麻醉效果、麻醉平面两组斧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阻
6、滞强度:术毕产妇的下肢运动Bromage分级A组高于B组(P<0.01),且B组内B1组Bromage分级明显高于B2组(P〈0.01);肌力完全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平均240min,B组平均llO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月.B组内B1组肌力的恢复时间明显长于B2组。表2三组产妇麻醉情况2.2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低血压发生率,如恶心、呕吐发生率A组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内B1组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B2组(见表3)0新生儿在出生后第lmin及第5min的Apgar评分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见表4)。表
7、3三组产妇术中各时刻血压(mmHg)的比较注:与B1、B2组比较,AP<0.05;与B2组比较,*P〈0.01表4三组产妇麻醉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评分比较3讨论目前腰麻用药浓度依然沿袭理论推荐0.5%-0.75%的常规[2],致使病人术毕长时间处于〃软瘫〃状态。高质量的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是满意的临床效果与最小的生理扰乱两者的统一。因产妇有其特殊的生理解剖特点-下腔静脉受压使包绕脊髓鞘的静脉扩张充血挤压硬脊膜囊,且产妇的神经纤维对局麻药的敏感性增加[3],所以低浓度的局麻药可用于剖宫产术。本资料临床实践也证明了
8、这一点,fl对产妇的生理影响很小,使循环更稳定,更接近产妇的生理状态。本资料中0.125%布比卡因和0.18%罗哌卡因属等效低浓度液,但和0.5%布比卡因用于腰麻可获得相同的麻醉平面,而高浓度局麻药对于下肢运动神经的阻滞强度大,神经恢复时间也长(表2所示)。传统腰麻对循环系统的影响是麻醉平面的控制、交感神经阻滞范围的限制,近年来则更加重视对阻滞强度的控制[4],即不主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