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文学批评方式研究论文

孟子的文学批评方式研究论文

ID:46177755

大小:53.5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孟子的文学批评方式研究论文_第1页
孟子的文学批评方式研究论文_第2页
孟子的文学批评方式研究论文_第3页
孟子的文学批评方式研究论文_第4页
资源描述:

《孟子的文学批评方式研究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孟子的文学批评方式研究论文    在孟子看来要跟古人交朋友“颂其诗读其书”是一个重要的途径而要真正理解其诗文表达的思想则需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则必须了解作者及其作品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即“论世”“论世”是“知人”的一个前提“人”为主观因素“世”为客观因素二者相互依存《孟子离娄下》:“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恒、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孟子意识到文本的产生只能阐释其所处的当时时代的精神    唐代诗风鼎盛诗人层出不穷白居易写出了“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

2、衫湿”的诗句但他也发出了“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的靡靡之音只因前者他正处在贬谪期间故他泛舟时都会感触颇深将自己的情感注入诗中后者则是他已年届老耄意志已经消沉开始享受余生浮艳了诗仙李白则不同无论是“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还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无论处于心怀抱负一心走干谒之路的青春期还是看透官场失意而走的中年期他始终诗风豪迈这与他早年家境殷实有关诗人王维早年豪迈洒脱意气风发“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他有如此豪气的诗语只因当时唐朝正是昌盛繁荣之时安史之乱始王维不幸落入叛军手中生还之后悟透人生看清一切

3、“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诗人的心已随风凋零由此可以看出时代的风云变化对不同的作者影响各不相同作者当时心境的不同创作出来的作品也不相同“世”与“人”的双重作用使他们在艺术道路上获得的成果也会各有不同    关于“意”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的范晔在《狱中与诸甥侄书》中首次提出了“以意为主”:“文患其事尽于形情急于藻义牵其旨韵移其意虽时有能者大较多不免此累政可工巧图绩竞无得也常谓情志所托故当‘以意为主’以文传意……”自此“以意为主”时常出现在一些诗文评论家的笔下例如晚唐杜牧在《答庄充书》中提到:“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苟意不先立

4、止以文采、辞句、绕前捧后……”[1]杜牧认为天下一切文章皆是以“意”为主导的如果作者的“意”不明了即使用再多的辞藻铺垫也不足以烘托出文章的真正主旨宋朝的陈师道在《后山诗话》中提到:“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2]陈师道也同样肯定了“意”在诗文中的重要地位刘攽在《中山诗话》中也提到“诗以意为主文言词次之或意深义高……自可掩口宁可效之邪”[2]除此之外对“以意为主”进行深度阐释与发挥的还有吴可、谢榛、吴乔等著名文人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意”在古代诗论中是处于统帅地位的诗文中所有字词句及辞藻修饰都是围绕其展开“意”始终贯穿于诗文的始终是文学的真正灵魂而且

5、“意”所表达的恰恰是作者自身心灵的写照    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镜与灯》中提出了一个观点:整个艺术过程是由四大要素构成的即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他认为这四个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其实从源起而言孟子的“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提出远远早于“四要素说”对应起来看即“人”———作者“世”———世界“意”———欣赏者“志”———文本艾布拉姆斯的观点是将这四个要素全部放在同一个维度进行分析“批评家倾向于从其中一种成份中不仅引出他用来解释判断作品价值的一些主要标准而且引出他用来解释、区别和分析艺术作品的主要范畴……其中三类主要通过作品同世界、听众或

6、艺术家的关系来解释艺术作品第四类在理解作品时孤立地考虑作品本身把它看成一个独立存在的整体其意义和价值决定于作品本身而不涉及作品本身以外”[3]批评家以其中一个要素为主导引出他所理解并作为判断标准的一些东西然后由一到三分别从剩下的三个要素对作品进行区别、分析与解释从而达到对作者作品的一种理解;而后再从整体上统一四个要素的内容对其进行独立性的分析与把握    孟子的“知人论世”与“以意逆志”则是从两个不同的维度出发进行诠释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很容易出现一种情况即:由于将“人”和“世”隐藏很深在阅读过程中感觉不到他们的存在便自动将其忽略掉而只是单纯从自身出

7、发给予理解但是想要真正理解一部作品就必须将“人”“世”与“意”“志”四者结合起来既让读者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又不偏离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原意如姚斯所言:“在这个作者、作品和大众的三角形中大众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变化的经验视野在阅读过程中永远不停地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评的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从认识的审美标准到超越以往的新的生产的转换”[4]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没有读者那么它的存在是不被认可的甚至是毫无意

8、义的一部作品只有被大众所欣赏所接受它才能够得以传承不停地从简单的阅读接受到复杂的批评理解它才能够超越时间的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