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信必可都保治疗48例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信必可都保治疗48例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信必可都保治疗48例儿童哮喘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信必可都保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信必可都保(80/4.5g/吸);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均于每个月末测PEFR值,并计算出PEFR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百分比。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第3至第6个月末的PEFR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提高,P〈0.01;治疗组控制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Olo结论信必可都保提高小儿哮喘的疗效。[关键词]儿童哮喘;信必可都保;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969.4[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病,
2、是一种市多种细胞特别是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在小儿病例,主要为变应性炎症,这种慢性炎症是导致患者气道高反应性的主要因索。对易感者,此类炎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症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其气道具有对刺激物的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呼吸系统疾病,如未得到及时合理的治疗,小儿病例,往往发展为成人哮喘;或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甚至导致死亡。近十几年来,由于对本病发病机制的正确认识,新的更为有效的平喘药物的不断问世,本病的治疗起了根本的变化,使支气管哮喘的预后大为
3、改观。小儿支气管哮喘经过积极合理的治疗,绝大多数可以得到根治。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我院儿科门诊哮喘儿童48例。全部病例的诊断及分度均符合19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所定标1[l]o男18例,女30例。病程少于6个月12例,7个月〜2年19例,大于2年17例。把4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4例,对照组24例。其中治疗组男16例,女8例,年龄:3〜9岁]5例,10〜14岁9例;对照组男14例,女10例,年龄:3〜9岁17例,10〜14岁7例。1.2给纱方法对照组发病时静脉用地塞米松,支气管扩张剂:25%的硫酸镁注射液0.2~0.3ml/(kg.d)o疗程为3天
4、,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牛:素治疗。待哮喘发作消失,急性炎症控制后停药。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徳福莫特罗粉吸入(80/4.5g/吸)(即:信必可都保),轻度每天吸一次,轻中度每天2次,重度每天3次,治疗观察时间为3个月。1.3疗效判定标准根据1993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所定标准⑴。1.4统计学处理均数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2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在第2个月以后的呼气峰流速(PEFR)实测值与预计值的百分比明显提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见表1。治疗组控制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
5、见表2。不良反应本试验共治疗24例,仅1例出现声嘶,嘱其加强漱口后症状缓解,随访3个月血常规、血压及心率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与对照组控制率比较,x2二9.7,p<0.013讨论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主要机理为支气管非特异性炎症发应,既往一直沿用静滴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其全身副作用大,见效缓慢。自采用吸入疗法,药物可直接进入气道后,通过被动的弥散进入靶细胞,并与细胞浆中的GCR结合,在气道的上皮细胞及支气管静脉内皮细胞核内,与DNA上的特异性皮质素反应成份结合,通过niRNA合成新的蛋白和抑制另一些因了的合成而发挥药理作用[2]。因其作用强,进入血循环小,全身副作
6、用少,5分钟后见效,半至1小时达高峰,持续时间长[2-3]。吸入推荐剂量的布地奈德对肺具有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可减轻哮喘症状,阻缓病情恶化,且相对副作用比全身性用药少。福莫特罗是一个选择性B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有可逆性气道阻塞的患者有舒张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o支气管扩张作用起效迅速,在吸入后1〜3分钟内起效,单剂量可维持12小时。信必可都保在临床试验中,布地奈徳中加入福莫特罗,可改善哮喘症状和肺功能,减少病情恶化。在一项为期12周的研究中,信必可都保对肺功能的作用与布地奈德和福莫特罗自由组合的效果等效,但优于单独使用布地奈德。抗哮喘作用并不随使用吋间的
7、延长而减弱。在另一项包括85名6〜11岁儿童的为期12周的研究中,使用信必可都保(80微克/4.5微克/吸,每次2次,每天2吸),患儿的肺功能得到改善,并但耐受性很好。在本次临床观察中进一步证明了信必可都保对于治疗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值得广泛的推广运用。参考文献[1]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试行)[M]・中华儿科杂志,1998,36(12):745-750.[2]杨玉.哮喘概念的新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93,16:69.[3]陈志敏•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固醇吸入法防治哮喘进展[J]・浙江医学,1995,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