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察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察

ID:46147711

大小:63.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察_第4页
资源描述:

《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0例疗效观(作者:单位:邮编:)【关键词】温针灸寒凝血瘀痛经中医药疗法痛经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目前治疗方法甚多,但疗效欠佳,且副作用大,有鉴于此,温针灸具有操作简单,见效快,止痛效果较强,无毒副反应等优势。笔者自2006年“月~2008年3月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予温针灸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例,年龄18-35岁,病程3-10年,其中已婚“例,未婚4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田七痛经胶囊治疗。

2、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妇产科学》[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2]拟定,全部病例均符合寒凝血瘀型痛经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治疗组于经前7d开始接受针灸治疗。行针:以2寸毫针直刺双侧三阴交,进针1-1.5寸,针刺得气后留针,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2cm的艾柱施灸,直待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以2.5寸毫针直刺关元,进针1-2寸,以泻法得气后留针,针上加灸方法同上。以1.5寸毫针直刺中极,进针0.5-1寸,以泻法得气后留针,针上加灸方法同上;以1.5寸毫针直刺双侧水道,进针0.8〜1.2寸,以泻法得气

3、后留针,针上加灸方法同上;以1.5寸毫针直刺双侧归来,进针0.8-1.2寸,以泻法得气后留针,针上加灸方法同上。注意:以泻法得气,行针忌粗暴以免弯针或断针,针感以患者可耐受为度,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为宜。行针时间:每次行针30min,针上加灸,直待艾条燃尽,除去灰烬,再将针取出。2.2对照组于经前7d开始口服田七痛经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连用7d。两组均连续观察3个月经周期。3疗效标准与结果3.1疗效标准治愈:下腹疼痛及伴随症状完全消失;显效:下腹疼痛及伴随症状明显减轻;有效:下腹疼痛及伴随症状减轻;无效:下腹疼痛及伴

4、随症状无明显改善。3.2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o提示温针灸治疗痛经疗效明显优于田七痛经胶囊。两组在止痛及伴随症状疗效方面比较,P0.05;在痛经证候总积分变化值及变化率方面比较,P0.05;温针灸试验组下降程度大于田七痛经胶囊对照组。从痛经证候各指标分析,第4次就诊时,温针灸试验组经期小腹疼痛轻于田七痛经胶囊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经期小腹疼痛的复常率,温针灸胶囊试验组高于田七痛经胶囊对照组,两组比较,

5、P0.05o4小结目前对本病的治疗存在的问题是缺乏速效和长效药物;缺乏统一规范的辨证诊疗标准,治疗较杂乱。选出最佳疗效的踰穴进行治疗操作,使痛经的治疗更加简便、迅速、有效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研究为纪青山教授多年治疗痛经临床经验,经多年应用证明此法简便易行有效,温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毒副作用[36]□【参考文献】[1]岳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47.[2]张玉珍•中医妇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4.[3]李炳如•痛经宁对大鼠子宫微循环的

6、影响[J]•中草药,1990,21(7):2224.[4]黄荷凤,何赛男,石一复•子宫前列腺素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5,22(5):265268.[5]樊美玲,张红•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2008,24(1):92.[6]信靖,杨在纲•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4(1):545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