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解题方法的分类与特色

浅谈物理解题方法的分类与特色

ID:46144498

大小:6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物理解题方法的分类与特色_第1页
浅谈物理解题方法的分类与特色_第2页
浅谈物理解题方法的分类与特色_第3页
浅谈物理解题方法的分类与特色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物理解题方法的分类与特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物理解题方法的分类与特色【摘要】微元法、递推法、极限法,这三种方法是高中物理习题解答过程中常用方法,并且各具特点。高中生在使用这三种方法进行习题解答的时候,可以让一些复杂的物理过程变得简单化、系统化;也可以将习题中的问题进行归类,并求出通式;更可以极端量化问题之后用推理的方法求出结论。【关键词】物理解题方法特色【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72(2013)11-009-01目前,随着学业竞争的激烈,指导学牛掌握一种或几种冇效合理的解题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物理成绩和竞争能力,同时还能够间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一、精讲微元,提高高中生物

2、理解题效率微元法是分析和解答物理习题的常用方法,它的行事过程主要体现在由部分到整体。其屮,利用该种解题方法可以有效地将一些复朵的物理习题加以简化,并帮助学生快速寻到其内在规律。而在利用微元法解答物理习题的时候,首先要将习题进行分解,确保分解后的每一个“元过程”都遵循同一个规律。只有这样,才可以顺利地将习题解答出來。在此,为了强化这一论点,特选出了一道例题加以阐述,旨在提高对这一方法的印象,从而为以后的教学提供有效参考。例1:如图1所示,小船与水面接触的部分的长度为L,人和船的质量分别为m、肌这时,假如我们忽略水对小船造成的阻力,那么当人从小船的左侧走到右侧的时候,船的位移是多少

3、?解析:首先,将人和船当作整体研究系统,然分析人从左侧行走的时候,这个系统所受到的合外力为0,可知系统动量守恒。这时,假设在时间内人做出的是匀速运动,那么便可以求出小船的位移。设vl和吃分别是人和船在任意时刻的速率,那么可以得出公式A:mvl=Mv2;依此类推,两边同时乘以时间便可以得出公式mvlAt=Mv2At;因为时间较短,所以可以认为在这个时间At中人的速率与小船的速率不变,因此可以通过公式B推导为公式C:mAsl=MAs2;将全部的元位移分别相加,可以得出公式D:mSAsl=MSAs2;由公式D继续推导,可以得岀公式E:msl=Ms2o其屮,si和s2分别是人和船在整个

4、过程屮对地位移的数值,且质心不变,再加上公式F:sl+s2;所以由公式E和F可以得出最后结果为。二、实施递推,提高高中生物理解题效率递推法是解决物体与物体发生多次作用后的一种有效解答方法。肖物理习题屮涉及到相互关联的物体较多,而且伴随着一定规律。解题时可以根据习题的特点,利用数学思想将各个研究问题及耍素进行合理归类,从而得出通式,这便是递推法。而递推法的主要实施方法是:首先对某次作用的情况和特点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结论。再结合多次作用间的共性将结论进行扩大化、推广化,最后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解答。例2:—列进站后的重载列车,它的车头与各节车厢的质量是相等的,均为叽如果一次直接起动,

5、车头的牵引力可以带起30节车厢。那么,如果利用倒退起动,这辆列车的车头能拉动多少节车厢?解析:一次直接起动,车头的牵引力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从而让各节车厢的动能增加。但是,假如利用倒退起动,那么车头的牵引力在克服摩擦力时做出的总功不变,而口各节车厢的起动动能不同。另外,原本挂钩之间是张紧的,假如倒退起动的话,挂钩之间将会出现的宽松距离。假设火车的牵引力为F,那么车头启动时则冇:另外,通过题意可以知道F=31umg,所以可知*46。故这辆列车在倒退起动时,能够拉动的车厢为45节。三、融入极限,提高高中生物理解题效率极限法的应用理念是将一个物理量极端化,如极大和极小、极左和极右等,

6、然后依次进行推理分析,从而导出或判断出一个可靠的结论。当利用极限法对某些物理习题进行解答和分析的时候,可以让问题化繁为简,从而帮助高中生快速理清题意。例3为某次考试的一道习题,笔者以此为例,系统呈现极限法解题的有效性。例3:如图2所示,从底角为9的斜面顶端水平抛出一个初速度为v0的小球,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假如这个斜面的长度足够,那么小球与斜面之间拉开的最大长度距离H是多少?解析:当小球的速度方向与斜面平行的时候,小球与斜面间的距离H为最大。这时,以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下为y轴正方向,那么通过公式则可以得出运动时间为:最终通过这个公式求出H的数值大小。总而言之,科学

7、合理的解题方法是提高学生解题效率的关键所在,高中生在运用解题方法的过程中感受到物理知识所散发出的芬芳,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意识,锻炼他们的思维,让学生可以举一反三,这对于他们参加各类考试来说无疑是帮助U人的。本次对解题方法的粗浅解读,笔者难免会存在些许的不足,望同行们多加指正,从而共同创造物理教学领域的崭新平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