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43697
大小:6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小学语文课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课改姓名:李凤所在地: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堡面前乡台洲小学邮编:422831电话:15273914200新课实施改革的出发点是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目的在于倡导“以人为本,德育第一”的素质教育。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课改在本校真正实施起来还是从这个学期才开始。总结这一学期在课改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归结如下:一、课改的收获1、新课改要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理念,变教学中教师的“一言堂”、“独脚戏”为师生、生生、师师多向合作交流互动。于是,曾在课堂中比较强势的我,努力改变在课堂中的主角身份。在生字教学中,我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死记硬读,
2、让孩子们在小黑板上书写难写或易错的字,在交流、汇报中记住字音,字形,且鼓励他们用自编的巧记方法来识字;在课文内容的教学中,我增添了如下环节:“这篇课文你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呢?”“令你最感动的部分在哪?”“你从中明白了什么?”等等;在练习题讲解中,我鼓励学生自己来当小老师讲解较为容易的题;此外,我采用多种奖励方法来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写作业,背书,成绩进步等。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的确高了不少,课堂变得活跃,热闹起来;孩子们背书的积极性提高了,写作业也注意工整了;个别孩子的成绩有大幅度地提高了。2、《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
3、每一阶段的阅读数量作了一定的要求,为了增加孩子们的阅读量,在学校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我带头捐书,和孩子们一起成立了小图书角。还选出了图书管理员,制定了管理制度。这从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孩子们的阅读量,增长了一些课外见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阅读的兴趣,在鼓励摘抄优美词句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积累了不少写作素材。但是,不得不承认,在教学中,初涉课改的教师还存在不少问题。二.课改中凸显的问题(一)没有让学生彻底适应自己的主体地位有一部分孩子学习的依赖性太重,习惯于唯教师传授是听,在他们头脑里固定着你教我听,你授我学的传统理念。因而在学习中常常表现为只知听不知问,只知记不知想,只知
4、读不知悟。安排学生合作、小组学习,表面上热热闹闹、生动活泼,实际上真正参与讨论问题的学生凤毛麟角,其余的学生要么在小问题上纠缠不清;要么一言不发,洗耳恭听;要么浑水摸鱼,讲题外话。因而有时候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并无实际效果,而且浪费了时间。从而也导致了一种极端化的趋势,好的学生更好,差的学生更差。(二)语文素养还不够我十分明白传统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也懂得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的危害。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却往往有心无力。反复思量,我的问题主要在于不能真正“放手”,不放心让学生自己去领会,感悟。即老师说得太多,过于啰嗦。此外,在实现师生民主平等的过程中,我有
5、时过于迎合学生、迁就学生,只要学生开口说了,我都会给予鼓励。所以导致有的学生抓不住课文的重点来理解,提出的问题都是毫无意义的。因而也就耽误了教学时间。从而便会出现老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情况。凡此种种说明,我的语文素养还不够,自身素质还不适应课改的要求,在思想上明白课改的重要性,愿意接受新课程理念,但要把这种理念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还需要有段脱胎换骨的过程。(三)学校硬件设施还需进一步完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为语文教学配置相应的设备。”但在农村小学由于资金有限,本校又处于穷乡僻壤之中,既没有丰富的教学设备、图书资源
6、,又没有开通网络。所以,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课后搜集、查阅资料,学生能到哪里去找呢?即使有两台计算机,学校一没网络,二也明令禁止学生使用。因此“电脑”,“上网”等词对这个山沟沟里的孩子们来说,完全是些陌生词。这些孩子从自己仅有的几本教科书中能找到什么呢?因此课前布置学生去收集资料,那无疑是一句空话。我想利用网络增加教学信息量,给学生看看外面的世界,那也只能是“无米之炊”。(四)教师之间缺少交流由于本校师资力量缺乏,课改要求的集体编制导学案环节,根本就无法实行。因此,我们的课改缺少集体的交流、讨论。课改似乎只是一个人的事。三.课改的今后走向1、把握好课堂
7、讨论,课堂上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例如设计“你觉得哪里写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动”等问题时,要明白有怎样的目的性:想让学生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想要得到什么?是对写作手法的了解?还是对内在含义的领悟?学生应该从哪个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阐明“精彩”、“感动”的缘由呢?此外,面对孩子们的讨论时要注意适时调控,不能让孩子们“眉毛胡子一把抓"。2、朗读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朗读是品味文章的一个重要手段,好的朗读要建立在理解课文,品味课文语言之上的。所以在教学时要多问几个“这里应该怎样读”,“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语调来读”,“为什么要这样读”
8、等,这样在教会了学生朗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