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

浅谈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

ID:46141004

大小:6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_第1页
浅谈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_第2页
浅谈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_第3页
浅谈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中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探究性教学方法陈金长(安溪凤城中学,福建泉州362400)摘要: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改变传统教学的实施过程z变死记硬背式的学生过程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课堂探索性和分析能力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交流。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通过自己的思索过程获得知识、技能,实现能力的提高。通过探究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关键词:初中数学;探索学习;能力提升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

2、识码:A文章编号:1005-6351(2013)-02-0134-01对于数学的学习来说,探索性和创新性是这个学科可以保持自己充沛活力的力量源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大胆革新教学思路,适应最新环境下的教育需求。在初中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也是我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研究的主要阵地。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探索主动性?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针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方法。一、利用趣味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我们在教学中常提及的一句话就是,"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是,在实

3、际的操作过程中,如何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一直都是各科老师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要教好学生,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了解学生。了解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精心设计自己的课堂,利用学生的兴趣设计独创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比如,在给学生讲解〃一条直线三点做圆〃这一部分内容时,我没有简单的将规律和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将这种枯燥的感念,生硬地进行掌握,而是利用学生们感兴趣的话题设计了一个比较有趣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自己来进行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听说’破镜难圆

4、’,一般来说,人们用这个成语形容的都是夫妻关系或者恋人关系的破裂。但是,今天我们就要挑战一下这个俗语!如果,现在有一个镜子,我把它打破,只给你边缘的一个碎片,你能想岀办法做出个和以前一模一样的镜子吗?”生:〃不可能的吧。只有一个碎片怎么做啊!〃师:"可是数学就是这么神奇的东西”总是可以将不可能变成可能,化腐朽为神奇。现在,大家就跟着老师一起来思考,怎么让破镜重圆这个问题吧!〃通过这样的问题设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挑战难题的兴趣z而且因为在正式讲课之前有了这样一个问题的背景,学生会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

5、积极地进行思考,尽自己的努力去完成这样的任务。很多的男生都比较喜欢足球,比较关注足球的一些赛事,根据这些情况,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组的过程中,我就将一些关于足球比赛的内容引入到自己的课堂设计过程中。师:〃大家最近肯定都比较关注亚冠联赛的赛程吧,你们能不能告诉老师,中国有哪些球队参加?“生:〃天津泰达,北京国安,广州恒大。〃师:〃现在,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广州恒大想要在联赛晋级,首轮比赛他们最少应该得到17分。组委会规定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目前,恒大在首轮的赛中需要9场比赛,只允

6、许输2场的情况下,想要得到17分,他们得胜几场?平几场?”师:〃大家可以和前后桌的同学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可以有多少种解决方法。〃经过学生的讨论,大家都想到了不同的解决途径”有的学生先用最基本的算术方法来解:恒大队胜的场数为(17・7“(3-1)。有的则列除了一元一次方程,假设恒大胜的场数为x,则平的场数为(7-x)z所列方程为3x+(7・x)二17。在这个一元方程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然后学生探索建立二元方程。用字母*〃和〃y〃来表示胜和平的场数,并且列岀了两个方程,按照学生之前的思路,和学生一起探

7、索二元方程式的意义,充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意识。二、把握切入点”给与学生探索空间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课堂交流非常的简单,所有的问题都围绕着最后的答案正确与否来进行。在提升学生学习探索性的背景下,我们要像给学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给他们的创造力更加宽广的舞台,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探究性学习能否可以顺利展开,关键的问题是教师能不能找到课堂的切入点,提出具有开放性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针对课堂内容所提问题的空间有多大,学生的探索空间相应的就有多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寻

8、找〃开放性〃问题就是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首先,教师要设计出探究价值的问题,要从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在内容上,要注意问题的拔高性,体现所提问题给予学生的挑战,但是不能超过学生的能力范围,这样反而会打击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形式上,教师的问题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目标z以教学大纲为基础设计发散性和探索性问题。总之,探索性问题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向自己提问〃为什么是这样〃,〃应该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办进’。比如将解题的结论作为开放题的一种探索性问题。这种类型的题目一般会从同—条件出发去,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