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40393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数学创新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创新教学设计【摘要】进行初屮数学创新教学设计要注意初中数学各个不同领域关注点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的理念,将新的理念物化到具体的教学环节,进而在课堂活动中物化为具体的课堂教学行为。【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创新初中数学创新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在新的课程理念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來愈显得重要。本人在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就“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
2、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几点做法和体会表述如一、培养学生积极创新的能力1、分清学生错误行为是有意的,还是思维的结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要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这是允许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出示结论,而是重在帮助弄清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让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承认并且改正错误。作为教师要从客观上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2、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一些支持,对学生的正确行为或好的成绩表示赞许。教师应对学生正确行为表示明确的赞扬,使学生明白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学生看到自己成
3、功的希望。比如:教学中宜常使用表扬的语气词,如:“很好!”、“太棒了!”、“不错”、“有进步”等等表示你的关注和赞许。3、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好奇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学生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欲望就是求知行为在孩子心灵中点燃的思维的火花,是最可贵的创新性心理品质之一,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好奇程度呈递减趋势,而创造性人才的特点却是永驻的,用好奇的眼光和心理去审视整个世界,每一个成才的人,必须保持这颗好奇的童心,教师对教学中学生好奇的表现应给予肯定。
4、比如:对于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精神,应加以爱护和培养。二、数学创新教学设计,要关注如下几个问题1、突出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抽象出代数模型的过程。初中生的学习对象已由具体的数发展为抽象的数学符号,他们将研究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方程、不等式和函数。内容的呈现可以采用“问题情境一一建立模型一一求解与解释一一应用与拓展一一回顾与反思”的方式,让学生在分析问题中获得数学概念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技能和科学态度,而不是直接呈现解决问题的算法与结果。例如,在引入一元二次方程内容时,可以采用类似下面这样具有实际背景的例子,组
5、织学生进行讨论,获得“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例:一个长为10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距地面的垂直距离为8mo梯子的顶端下滑lm后,底端将水平滑动lm吗?2、对于重要的公式、法则和规律,教学设计的索材呈现方式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交流。初中阶段出现的运算公式、法则比较多,它们的引出都应在尝试、猜测、推导之后加以总结,概括。教学设计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教学设计过程还应重视呈现那些针对数学规律进行探索,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内容,这样,可以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屮更好地理解代数式的意义和作用,并促进学
6、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例:探索规律。⑴计算并观察下列每组算式;⑵已知25X25=625,那么24X26二?⑶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⑷从以上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用语言叙述这个规律吗?你能用代数式表示这个规律吗?⑸你能证明你所得到的规律吗?3、编排例题、习题时耍注意设计一定数量的应用性、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例题和习题的配备数量和难度都要适当,可有层次区分,例如,分为基本题和选作题两类。例题要有良好的示范性,单纯地巩固法则、公式、算法的题目要精简,每节习题的量要适当,以利于学生独立思考,避免学生
7、学习负担过重。习题不只是单一的常规训练题,各部分都适宜编入一些具有现实背景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和探索规律的问题,以发展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创造性。4、代数式、方程、函数内容的编排适宜螺旋式推进。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认知结构的变化,初中阶段的代数式、方程、函数内容可以在三年的教学设计屮交叉编排,体现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不宜过于集屮。具体到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代数式、方程、函数的内容设计要注意承上启下,多次反复,要注意过程性的和前后联系的内容的呈现。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不断加深对字母表示数、方程思想和函数思想的
8、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符号和语言刻画简单的具体问题,发展建模能力和应用意识。5、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重视使用计算器初中阶段应加强近似计算的有关内容,使学生知道什么时候需要近似计算以及近似的程度。例如,在现实牛活屮,无理数常常用它的近似值来表示和进行计算,因此,当教学设计中涉及实际问题的解是无理数时,应根据实际需耍选择使用近似值来作岀解答。学生的口算、笔算在小学阶段己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进入初中阶段,数值计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