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性创新理论探究综述

破坏性创新理论探究综述

ID:46136190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1

破坏性创新理论探究综述_第1页
破坏性创新理论探究综述_第2页
破坏性创新理论探究综述_第3页
破坏性创新理论探究综述_第4页
破坏性创新理论探究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破坏性创新理论探究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破坏性创新理论探究综述内容摘要:创新是企业的动力,破坏性创新自提出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有了很大的成果。本文从技术、市场、制约因素和竞争策略方面探讨了破坏性创新的发展过程,指出发展中国家进行破坏性创新要以技术为支撑,进行破坏性商业模式创新。关键词:破坏性创新商业模式技术问题的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自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1995年提出以来,受到了许多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作为一种新产生的理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不断得到完善。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国内学者对破坏性创新理论的研究越来越多。破坏性创新理论很好的解释

2、了亚历山大困境。所谓的亚历山大困境是指:每当技术和市场发生突变时,原来领先的在位企业就会失去领导地位,而被迫让位于一些原本看起来很不成熟、只能满足低端市场的企业。国内学者在对破坏性创新理论进行研究时也主要是从亚历山大困境中的几个关键因素进行的,包括技术、市场、在位企业、新进企业制约因素以及竞争策略等。国内文献综述(一)从技术方面进行的研究克里斯坦森在提出破坏性创新理论之初,主要就是从破坏性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的。国内学者也从技术角度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是结合了一些企业案例。杨雪淒、傅利平、聂江(2011)以一汽奔

3、腾为例展示了破坏性创新的手段之一就是技术创新。黄韦华(2011)通过对深圳山寨手机的分析,以价值链为基础,提出山寨手机的成功源于手机芯片制造商联发科研发的一种Turn-key解决方案。并且认为对于破坏性技术要进行后期的持续改进才能巩固自己的有利地位。(二)从市场方面进行的研究1•技术和市场需求。杨雪潼、傅利平、聂江(2011)提出市场和技术是进行破坏性创新活动的两种手段,破坏性的技术和“蓝海”市场战略是我国实现自主品牌跨越的有效途径。国内许多学者将技术和市场需求结合起来进行了研究。陈继祥指出技术和市场需求是推动

4、破坏性创新的动力,如果从技术这个层面来看,破坏性创新其实质是一种技术替代另一种技术,由此提出了破坏性技术创新的三种替代方式。田红云(2010)研究了基于价值链的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关系。需求影响力价值链上的利润分布,而利润总是从成熟的技术环节流出,滞留在技术不怎么成熟的环节。杨强、汪波、吕荣胜(2008)指出破坏性创新之所以能够产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市场需求的理性回归。在维持性创新对需求拉动实效的情况下,破坏性创新是企业实现利润增长的关键。后来(2009)又通过对中国农机企业的需求特征的分析,阐述了破坏性技术创新和

5、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印证了前面提出的破坏性创新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即消费者市场需求的理性回归,消费者不再愿意为额外的性能支付额外的费用。2•市场机会识别和市场定位。进行机会识别和市场定位是实滋破坏性创新的关键前提。田恒(2011)认为市场机会存在于价值链中的每一个环节。认为非消费者和过分满足的消费者是破坏性创新的顾客。吴佩、陈继祥(2010)在破坏性创新中要识别非主流消费,包括好过头,未满足,非消费顾客。而田恒(2011)认为充分满足的顾客属于维持性创新的顾客。吕荣胜、拓晓瑞(2008)认为为了避免竞争对手反击,采

6、取避强定位的策略进行破坏性创新。金福子、崔松虎(2010)通过对山寨手机的分析分为山寨手机还处于市场机会识别阶段,在市场定位时也要采取避强的定位策略。3•市场侵入模式。市场侵入是指新产品从老产品那里夺走市场份额,包括低端侵入和髙端侵入。薛捷、张振刚(2010)将维持性创新和破坏性创新与“成本-主流性能”相结合,指出破坏性创新有两种市场侵入方式:低成本-低性能和高成本-低性能。从本质上来说,破坏性创新的市场侵入方式是低端侵入。张烽(2008)在比较分析了破坏性创新市场进入方式之后,得出破坏性创新的目标市场不一定是

7、低端的边缘顾客,还有可能是来自于主流顾客中保留价格曲线发生转移的顾客。根据产品性能相对于主流产品性能来确定市场进入方式是低端进入还是高端进入。之后(2011)通过对长城汽车的案例分析,论证了低端破坏和边缘市场破坏性的市场侵入方式。总结国内学者对破坏性创新市场侵入模式的共同观点是从"边缘市场”进入,进行低端破坏。(三)制约因素或障碍国内学者对于国内企业进行破坏性创新的制约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郭士倜、闵宗陶(2009)认为新企业进行破坏性创新面临四个制约因素,包括连续性假设、组织运营障碍、心智模式和企业文化枷锁。

8、田恒(2011)指出资源、程序、价值观是实施破坏性创新的制约性因素。何志昂(2007)指出阻碍企业实施破坏性创新的六个因素。孙启贵、汪漂(2009)认为技术、市场、内部组织、外部关系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汪旭晖、崔倩倩(2010)分析了中国零售业进行破坏性创新的四个障碍。国内众多学者对破坏创新的制约因素和障碍进行的研究为其提出竞争策略和战略对策提供了很好的标准。(四)竞争策略和战略对策纵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