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

ID:46134964

大小:6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_第1页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_第2页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_第3页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_第4页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探究[摘要]通过计算福州市主要工业行业能源消费量及相应的碳排放量,总结了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的趋势和特点。结果表明,2010年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仍以原煤为主,占总能耗的63%;然而与2007年相比,煤炭使用比例已有所下降,电力使用比例上升。近年来,福州市工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福州市能耗较高、碳排放量较大的主要行业有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另外,医药制造业虽然能耗较高,但其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合理,碳排放量较低

2、;塑料制品业能源消费结构不够合理,需进行优化调整。[关键词]能源消费碳排放工业福州市2007年,福州持续27天35£以上高温,"凤凰气象站”将福州评为新“火炉”之首,城市热岛效应日益突显。近年来,福州市在保持工业经济增长较快的同时,工业能源消耗量也快速增加,能源消耗量快速增长对碳排放的增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1],因而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市已经明确要建设低碳的生态宜居城市;但目前冶金、化工、纺织等传统产业仍占较大比例,能源消耗较大,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形势较为

3、严峻。工业与资源、环境存在极大的相关性,分析工业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耗的关系意义重大[2];而开展能源消费碳排放研究,对了解碳排放机理、制定碳排放政策也具有重要意义[3]。目前已有不少学者研究碳排放的机制、规律及减排措施,如能源利用与碳排放的关系研究[4,5],王灿等开展了碳减排对经济影响的研究[6],赵敏等人对上海市能源消费碳排放进行了分析:7],肖黎姗[8]等人对福建省能源消费碳排放的特点和趋势进行了研究,查冬兰等开展了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的研究[9];但与工业行业能源消费情况相结合的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文

4、通过对近年来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情况开展研究,就进一步加大节能降耗工作力度提出建议,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确保经济较快增长的同时,能耗消耗量与碳排放量逐步下降。1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分析1.1工业能源消费趋势分析工业能耗是福州市能源消费的重点,近年来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呈现出快速增长的势头,工业能源综合消费趋势见图1。2007年,全市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为913.9万吨标煤,至2010年,全市工业能源消费总量快速上升,达1835.4万吨标煤。2005年〜2010年,福州市单位GDP能耗有所下降,从0.735吨

5、标煤/万元减少至0.64吨标煤/万元,下降13%,说明福州市近年来的节能降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2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分析2007年、2010年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结构见图3,其中原煤消费量所占比例最高,2005年达70.2%,2010年下降至63.0%;其次是电力,2005年占15.5%,2010年上升至24%;焦炭、燃料油、液化气等其他燃料分别占0.2%〜11.1%O目前福州市工业能源消费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原煤,属于高碳经济运行,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消费比例低。近年来,随着节能降耗工作的推进和清洁能源的推广,

6、福州市工业原煤消费比例有所下降,取而代之的是电力消费比例上升。1.3主要耗能行业分析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福州市工业耗能最大的行业是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5.39%;前几位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前五位行业的综合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达到83.97%O其中,煤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福州的三大火电厂,除了火力发电外,其他行业的能耗,还是以电力为主,其次是燃油,说明福州开展禁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取得一定成1.3主要耗能行业分析根据2010年统计数据,福州市工业耗能最大的行业是电

7、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占45.39%;前几位依次是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前五位行业的综合耗能占总耗能的比例达到83.97%O其中,煤炭的消费主要集中在福州的三大火电厂,除了火力发电外,其他行业的能耗,还是以电力为主,其次是燃油,说明福州开展禁煤、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取得一定成2福州市能源消费碳排放强度2.1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在计算能源消费碳排放量时,采用能源平衡表中的终端消费量(标准量),不计加工转换、运输过程中损失能源的碳排放。由于无法收集到完整时间段的各类能源终端消费数据,因此

8、选用了覆盖研究时间段的几类主要能源,包括原煤、焦炭、液化石油气、柴油、燃料油和电力,数据来源于福州统计年鉴[10]。由于这些能源占终端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较高,可以认为近似等于终端能源消费总量。本文参考陈冠伟等人[3]的方法,采用《IPCC2006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11]中的缺省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