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5088150
大小:4.27 MB
页数:88页
时间:2019-03-17
《河南省工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预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I!I学校代码10459201312151835学号或申请号.密级wfL种W尖ij硕±学位论义河南省王业能源消费及碳排放顽测分析田路雜作者姑若:r瑞芹教授导少币妓名:张?王姗姗讲师理学.学科n类;专业名称:环境科学培养院系: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完成时‘间:2016年5月?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己经注明引用的内容
2、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对本文的研巧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il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t;日期学位论文作者:年^月曰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论文及相关的职务作品,知识产权巧属郑州大学、根据郑州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口或化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郑州大学可,可采用影印、缩印(^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编
3、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或者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人离校后发表、使用学位论文或与该学位论文直接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成果时一,第署名单位仍然为郑州大学。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学位论文作者:日期:>(屋年月VS占句淋滯0AthesissubmittedtoZhengzhouUniversityforthedegreeofMasterPredictionandAnalysisofIndustrialEnergyConsumptionandCarbon
4、EmissioninHenanProvinceByLuluTianSupervisor:Prof.RuiqinZhangShanshanWangEnvironmentalScienceTheCollegeofChemistryandMolecularEngineeringMay2016摘要摘要面临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危机,中国政府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的目标。作为全国能耗大省,河南省目前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其未来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情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碳排放
5、峰值目标的实现。2013年河南省能源消费量为21909万吨标准煤,居全国第五位。其中,工业能源消费占河南省能源消费总量的82.70%,工业领域的节能降耗是河南省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选择工业领域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细分为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电力、煤炭、高成长性与其他行业几大部门,在对每个部门未来能源消费量进行预测的基础上加和得到河南省工业领域2030年能源消费及碳排放情况,为政府及有关部门进行相关规划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首先对河南省“十二五”期间工业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情况进行现状
6、分析,说明对河南省工业领域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采用LEAP模型和节能供给曲线法来对河南省工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趋势进行预测,预测过程中分别设置基准情景、产业结构优化情景、能效提高情景、能源结构调整情景与综合情景五种情景;并选取水泥行业作为典型行业进行节能潜力及协同减排效果预测分析;最后对河南省工业能源消费和碳排放预测结果进行总结,并针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展望。研究结果表明:(1)河南省工业能源消费仍将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逐渐放缓。2030年基准、产业结构优化、能效提高与综合情景下综合能源消
7、费量分别为3.24、2.43、2.52和1.84亿吨标准煤。(2)由于国民经济发展对电力及战略新兴产业的刚性需求,河南省未来电力和高成长性行业的能源消费呈显著上升趋势;但由于钢铁、建材、化工、有色等重点行业的产能已严重过剩,因此河南省工业能源总需求呈现平缓状态。(3)未来河南省工业碳排放量仍将保持增长趋势,预计工业碳排放拐点将在2025年出现。2030年各情景下碳排放量分别为9.87、7.21、8.44、8.44和5.14亿吨。综合情景下河南省工业碳排放量将在2025年达到峰值,碳排放量为5.1
8、7亿吨。(4)河南省水泥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将在2015年达到峰值,之后逐渐减少。目前水泥行业31I摘要项节能技术中熟料替代与燃料替代所带来的节能减排效果最为明显。预计2030年河南省水泥行业能源消费量将达到613-920万吨标准煤,CO2、SO2、NOx、PM10排放量分别为6702-7876万吨、0.90-1.30万吨、8.27-9.52万吨和6.52-7.54万吨。关键词:工业;LEAP模型;情景分析法;节能供给曲线;水泥行业;节能减排IIAbstractAbstract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