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22292
大小:6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议小组合作学习改进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小组合作学习改进对策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普及,它给我们的物理课堂带来了新气息,也带来了激情与活力,课堂上的学习气氛空前的热烈,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下,思维更加的活跃.但是我们发现,很多教师参与了教学的创新改革,但是因为困惑最终又回到了以前的老路•所以我们要的是“保险”还是“创新”?本文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关键词:合作小组;物理教学;创新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小组合作走进了我们的教学视野,它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共同达成教学目标•正是小组合作的实施,确实对解放学生、活跃课堂起到了推进作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课堂的情
2、感态度发生了上升性的变化,每个班级出现了一批在课堂上主动性强和发展水平明显变化的学生,他们成为课堂教学过程重建的生力军.然而,我们在为学生解放出来而高兴的同时,面对这样一个活起来的物理课堂,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与困惑:1.学生活跃了,课堂的纪律松懈怎么办?2•时间还给了学生,学生爱发表意见,教学进度完不成怎么办?3.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和意见,教师应该怎么办?4.学生的活跃会不会带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下降?5.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学生间的差异大了怎么办?6.学校领导对教学的评价依然以分数判定怎么办?因此,这让很多物理教师陷入矛盾和尴尬:教师对教学新进的过程中,因
3、学生思维活跃以后迸发出的教案、教材外资源,缺乏敏感性和重组的能力,他们在实践着“把课堂还给学生”•可是心里想的还是教材和教学目标的落实,还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当做教学真实有效的必要措施和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活跃的学生,想着还没有落实的教案,一方面为了改革,一方面为了保证考试成绩•正是这两种情绪使得我们的物理教师很纠结,也很尴尬,无法把这两方面通过重组统一起来.于是很多物理教师为了教学“保险”起见,还是会回到习惯的老套路上去的•面对这些教学的尴尬,我们教师需要认清'‘走老路”还是选择“创新”之路,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具体阐述在合作中需要把握的几点体会:一、
4、加强课前教学设计的研究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应该有结构意识和弹性化的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和目标,用新的设计去支撑教学过程的构建•这就需要教师对自己设计的方案、思路、目标、过程,在课前就娴熟于心.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些环节是平时教学常用的,如,实验操作环节,它们具有较稳定的结构,比如,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处理、结论应用等,这种环节比较适合于小组合作;当然还有些环节是根据需要课堂上教师临时增加的.比如,在教学“电磁感应现象”时,可做这样的教学设计,把“条形磁铁插入闭合线圈实验,及以通电螺线管代替条形磁铁的实验”设计为小组合作,让学生充分的体验.随机设计合作
5、实验,这样的设计应该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二、培养学生合作技能小组合作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出现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刚开始实施时,学生在方法上难免生疏些,不可避免的出现“乱讲”的现象,或者有的学生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赞成或反对.比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楞次定律”时,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探究感应电流方向遵循的规律•但由于这位教师没有做好前期的引入教学和组织工作,结果虽然很热闹,但真正能动手研究的学生不多,成了一节失败的课.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抓好小组的分工,让每位
6、学生都带着任务来参与课堂的互动,让学生体会到的合作的愉快、合作的成功,进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三、善察学生合作需要在教学中,我们发现,虽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但是学生的合作热情似乎并不高•究其原因,原来是有些问题根本就没有必要进行小组合作,而有些教师之所以这样做,只是因为为了满足小组合作的一种形式而已.所以并不是说任何内容都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只有当内容在学生个人确实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而让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那样的合作才有价值,学生才有合作的热情.比如,在教学“牛顿第二定律”时,需要学生猜想出加速度和力的关系以及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这两个关系正是本节课的两个重点,
7、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就可以放手交给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这对于本节课来说是有价值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合作需要,有选择地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总之,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需要我们不断的指导,积极的引导•同时,我们教师之间也应该不断反思、改进,使小组合作走向成熟,进而走出小组合作的尴尬和困惑.参考文献:[1]赵宗模•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一一合作教学法•教育管理,1995(1).[2]赵艳娟•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