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21759
大小:6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析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学实施的现状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新课程改革在农村中学实施的现状及应对策略——赵忠波张秀红2008-11-2911:33:00作者:赵忠波张秀红来源:《中学教研探索论从》查看评论(0条)字号:大中小摘要: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都要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存现代化教学硬件做支撑。农村屮学创新教学的发展已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脉搏,所以农村中学教师要结合当地农村的优势,走貝-有农村中学特色的创新教学之路,培养更多的具冇创造精神的人才。关键字:农村中学新课程改革传统教学创新教学対素质教育还不是特别熟悉的时候,现在乂推出新课程程革,这应该是国家对教育高度重视
2、的一种表现,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对新课程的改革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毕竟一项改革的推出都有它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但是不是适用于农村普通屮学,这种改节在农村中学能走多远?值得我们深思。目前的农村屮学处境非常困难,小学升到初屮的很多学生整体素质非常差,一个班级中真正想念书的非常少,有的严重到非常简单的算法都算不來,这不是危言耸听。如果学生成绩不好,那可以归结为基础不好或者对学习不感兴趣Z类,但学生没有理想,不懂得艺术,不懂得劳动,以“自我”为中心,生存意识差等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担忧,这难道是实沌、推行素质教冇和新课程改节要达到的1=1标?答案是否定的。笔者在江苏苏北农村中学执教,我们根据
3、自身的经历就新课程改革与农村中学教育谈-•些观点和见解。一、农村中学推行新课程改革的现状当前,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农村中学实施新课程改革也成为教师的热点话题。曾有教师对农村中学实沌新课程改革是这样认识的:观点超前、师资不足、难以推广。我们所接触的农村中学,实行新课程改革已有两年多的时间了,虽然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尽了最大努力,但取得的成效戻微,他们也感觉到改革的难度太大了。首先是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权限太小。教师的管理权都在县教育局,学校是既没有人事权也没有财权来控制教师。用来激励教师的方法只有说服加劝说,效益太低。其次是教师素质太低。农村中学的教师学历低,教育局只是対教师进行短
4、期的培训,若不引进新教师,原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不了,教改就无法顺利推进。第三是社会压力太人。农村的家长就看学校管理和升学情况,再加上县教育局対学校的排名是按学校的升学率來评价学校,升学率低的学校就没有了生源,这样学校的压力就非常大。第四是家长的素质不高。目前农村附导儿童很普遍,爷爷奶奶不识字,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还是停留在能识简单的字、会算简单的帐就行的水平。他们対孩子不管不问,更別说辅导了。你说这样的教改怎么搞?我们觉得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基层农村中学,而是在于高层教育管理脱离基层学校实际情况,以为用一种统一的课程就能解决各个地方的要求。例如农村屮学学生英语水平较低,进入初屮他们
5、才真正开始学习英语,掌握的词汇量很少,并且没有像城里的英语俱乐部、英语角等锻炼语言的环境,导致他们不善于表达,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无兴趣;有些英语教师自身存在着各种缺陷,如语音不够纯正,发音不够标准,语言基本功不够扎实等等。这些难题无不阻碍着“中学英语新课程”在农村屮学的推行。就我们所在的农村中学来讲,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也是令人担忧的。农村的父母比较关心孩了的成绩和孩了的身体健康悄况,而忽视了孩了的心理健康悄况,很少其至没有去关心学生的内心批界和心理健康;并且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冇呈现“荒漠化”的状态。在农村屮学里,心理健康知识在广大教师中普及率低,而对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少教师爱
6、莫能助,束手无策。有一些教育工作者当遇到学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时,都习惯于用口己的思想意识、道徳观念或准绳去作出是非、对错的简单判断,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部分农村屮学校长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存在谋区,认为当前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述应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看试卷分数,看升学率,实施新课程是先进学校的事,是以后的事,有等待观望的心理,实施新课改的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校长认为实施新课程是教师的事,组织管理是主任的事,与口己关系不大,无協对新课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全面了解。由于校长认识上的不到位,不能把新课程实施纳入校长行为
7、,使新课程实施缺乏有效的领导和组织管理,致使农村屮学新课程实施工作处于被动地位。对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实践参与不够、研究不够,不能与教师一道研究和解决实践屮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能发挥有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二、新课程是对教师素质、教学手段的全而性挑战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都要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耍有现代化教学硬件做支撑。但是,日前农村屮学在新课程实施屮普遍而临着教学硬件“跟不上”的现象,有许多学校英至连一台微机也没有,更谈不上互联网的运用。教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