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20986
大小:6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1
《浅议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策略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习策略指导摘要:本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在分析数学学困生现状的前提下,认真探索、总结,重点提出了转化学困生学习的几点策略,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指导初中数学学困生是每个数学教师遇到的问题,转化学困生既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和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是义务教育教学工作的任务。这里我结合教学实践着重谈谈对学困生学习指导的几点看法。1•初中数学学困生现状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数学知识薄弱,成绩差,达不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往
2、往表现出种种学习障碍,比如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甚至逃课,回答问题思路混乱,应付作业,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差,遇到难题不主动思考,考试成绩差等,对数学产生厌倦情绪。这部分学生就是所谓的学困生。我校地处县城,生源较为复杂,大多来自农村,我曾就数学学困生做过问卷和交谈调查,初中数学学困生在每个年级和每个班级都存在,约占每个班级的30%以上,这种现象到了初二、初三尤为严重。产生学困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内在因素,比如智力、品质等,也有外界因素,比如教学、家庭等。每个学困生的原因又是不完全相同。2•初中数学学困生
3、学习策略针对学困生现状和产生原因,我认为要转化学困生为优秀生,教师的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师的教学质量好坏对学困生的数学情绪产生直接的影响。2.1改进课堂教学策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是教学工作中转化学困生一个最为重要的任务和环节。学困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满意的效果。在课堂教学方面,引导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例如,我们常用到的创设情境法、联系生活和质疑问难课堂提问法等等。关键是这些方法能够灵活掌握,巧妙地综合应用。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候,为了让学生探索出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
4、系,我首先让学生通过画图来探究,教师启示,画一个直角三角形,使其两条直角边分别为3和4,然后观察、猜想、测量得出斜边长为5,初步得出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让他们再从5、12,6、8中找斜边的长,很快得出斜边分别为13和10,启发他们继续探究这种规律,告诉学生,这样的数叫勾股数,接着提问,你们还能找出哪些勾股数呢?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动脑动手,调动他们的积极性。2.2加强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学困生的原因因人而异,因此学习指导要有针对性,加强个别指导,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总的要求是一
5、方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是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和学习心理辅导。例如,有的是因为家庭因素,教师要通过家访等形式多与家长沟通,化解障碍;有的是因为基础知识差而缺乏信心,教师要采取多辅导、正面鼓励的方式引导学生克服惧怕数学的心理。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为了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我首先有意识地出一些简单的试题,以强化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和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等基础知识,然后,在学困生掌握这些概念的基础上列举有关求解三角形全等的试题,使他们意识到自己也可
6、以学会的,增强信心,从而达到转化学困生目的。2.3开展探究性教学,积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新课标数学标准明确提出了探究式教学的新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对于学困生来讲,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教学,着重通过交流合作、数学生活化和动手实践等多种方式,将学生的探究活动渗透到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乐趣,逐步学会探究问题的基本方
7、法,养成探究的习惯和意识,促使学生在探究中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一次函数》教学中,为了进一步探索y=kx+b中因变量y和自变量x的关系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我让学困生找出实际生活中运用一次函数的实例,并加以探究。一些学生列举了出租车计价的事例。我市出租车起步价5元(2公里以内),然后每公里1元,那么运费y与路程x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一次函数表达y=x+3o随后,引导他们用一次函数再次认识方程(组)和不等式。此外,还要利用教材上的“教学活动”素材,引导学困生学生进行相关的探究活动,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
8、。2.4师生沟通,实施情感教学《数学新课标》中情感与态度的目标是: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对待学困生不能放任不管,要多和他们沟通,及时了解学习动态,热情辅导,真诚帮助,学法上多指导,找准学习差的根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他们能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感悟数学的乐趣。2.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