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17835
大小:6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农村初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农村初中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摘要:农村初屮学生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对课外读物选择容易错位。耍改变这种现状,就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爱读书;要制定计划,统筹安排;要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要充分挖掘书源,使学生有书读。关键词:课外阅读;现状;对策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耍途径。那么在办学条件相对比较薄弱的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如何?怎样切实开展好课外阅读呢?一、农村初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1・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在农村初中,学校上至领
2、导下至学牛都非常看重升入省级以上重点高中,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是让孩子考“省重点”。所以,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都只要求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吃透就行,根本不支持或者不理解课外阅读。甚至部分家长还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当成“不务正业”。2•缺少必要的阅读方法的指导。从教师和学校的角度来看,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意识日益强烈,在教学当中或多或少地开展了一些课外阅读活动。但更多的情况是,许多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不闻不问,部分甚至持反对态度。在他们的教学计划中,既没有学生的课外阅读计
3、划,也没有学生的课外语文活动。3•学生对课外读物选择错位。调查显示,农村初中生选释生活情趣类书籍的比例为37.9%,比选择科技、科幻类图书的比例高出12.2个百分点。男生是以科技、科幻类图书为第一选择,女生却是以童话类图书为第一选择;学习成绩优秀和良好的学生都把科技、科幻类图书列为第一选择,部分学习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学生却把不良信息读物摆上了选择的行列。二、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水平的措施1•激发阅读兴趣,使学牛爱读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实践中,要注意从这样儿个方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首先耍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经典课
4、文拓展阅读,激发学生兴趣。其次,利用教材后面的“名著导读”,布置阅读任务,并专门组织学生交流阅读感受,让学生在交流中收获喜悦,体验激情。第三,教师精选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中外名篇推荐给学生,让学生分组阅读,并开展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等活动。2.制定计划,统筹安排。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必须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与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紧密配合,统筹安排。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包括课外阅读的目的、要求、步骤、方式、书目等,以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这是开展好课外阅读的前提。学期或年度书目的推荐,一左要根
5、据课外阅读计划,配合教材的学习,认真审慎地选取高品位、高质量的读物,开列适量的清单。不能仅丿』限于与课文关系密切的内容,各类书籍、报刊的浏览,,应注意“杂一点”,广播、影视作品等不妨也列入一些,以利于学生的全面提高。尤其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多阅读一些科普读物。3.加强阅读指导,使学生会读书。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来说,搞好课外阅读,关键在于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会读。首先,在课外阅读中要坚持做好摘录与随感。许多学牛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往往过多注重书中的故事情节,收效其微。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耍求学生随时把精彩优美
6、的词句、片断摘录下来。其次,要学会精读与略读。在语文教学中,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从应用的角度看,略读是最常用的阅读方法。最后,要进行交流与讨论。阅读后,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阅读情况,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也可举行课外知识竞赛。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更多的信息,也能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4•充分挖掘书源,使学生有书读。一是开发图书馆。图书馆是学生读物的主要来源,信息时代要求学校要提高学生利用图书馆找到所需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有了图书馆,就可以组织学生上课外阅读指导课,让学生感受到图书馆是一个学习的乐园,是邀游知识的的好场
7、所。二是建立班级图书库。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L1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三是给学生创造充足的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牛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牛在“早读”或“自习”时可翻阅课外的书报外,还可每周划出一两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在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如同时,我们要处处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获得成功后,会坚持
8、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参考文献:[1](前苏联)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2]于漪•于漪文集[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