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15149
大小:60.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1
《浅谈低年级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学具操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低年级培智数学教学中的学具操作实践操作是培养培智学生数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措施,冇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操作活动中,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皮亚杰曾经说过:“动作性的活动对儿童理解空间观念具有无比巨大的重要性在教学实践屮,如能恰当地组织学生使用学具,开展实际操作活动,不仅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更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较好的发展。充分利用淫具,能满足儿童好动、好奇的天性,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结合低年级培智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水平,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具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充分利用学具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低年级培智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具体形象思维仍占优势,学习新知识在很大程度上述耍靠具体形象或表彖、动作进行思维。学习数学知识对儿童来说是比较抽彖、枯燥、难以理解的,因此在学习时单靠教师讲和书本上是不行的,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探究发现知识,这对学生无论是对掌握知识还是培养能力和个性,都有着积极意义。在教学屮,我也深深的体会到让学具操作在低年级培智
3、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而不能因怕课堂纪律乱,操作时纪律不好组织就不让学生操作,相反应积极引导。在此粗浅地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一、学具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培智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对象是概括化了的知识体系,抽象性是它的一个重要特征。这就把认识的起点大大提高了,增强了认知的难度。由于弱智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表现在学习数学时特点是:感性认识不完全,思维直观、具体、不连贯、抽彖概括能力差;学习注意力不集屮、稳定性差,集屮的时间短。如果让学生单纯地从教师的语言或图片中去接受知识,时间稍长,
4、他们便感到单调乏味。因此,让学生操作学具,一方面口J使学生手、口、脑、眼、耳多种感官并用,创设良好的思维情境;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小学生好动、好奇的特性。利用学具操作的直观具休性能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有利于学生思维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培智学生由于受知识水平、学习能力的限制,思路往往比较狭窄。可以直观的插图为凭借,诱发、引导学生大胆、合理地想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思考,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学了各种平面图形之后,教师让学生拿出大小不相等的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任
5、意摆出齐种自己喜欢的图形,并说明是怎样组成的。如出现火车、小鸡、鱼等一些图形,学生都争先恐后想将自己的创造公布于众,并以得到承认为自豪。与由教师讲授和看图相比,学具操作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具操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儿方面: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比较小,经常表现出爱的程度上得到满足,使他们在操作屮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因而总是情趣较浓;学具口身不论是在颜色、设计的形状等方面都近似于儿童玩的一些拼插玩具,能够吸引学生对它进行操作;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己去
6、探索发现学习知识的自由空间。根据培智生大多表现欲强烈这一特点,我设计让他们来摆弄、演示,让他们在操作屮体验到成功与快乐,并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巩固知识。。如设计用小棒摆三角形、止方形,摆一摆、说一说摆三角形最少用几根小棒,正方形用几根小棒。又如在学比较两数的多少时,我用色彩鲜艳的苹果、梨等教具,贴在黑板上演示,让学生指出苹果比梨少几,梨比苹果多几,接着变换图片,教师贴白兔,学生贴灰兔,教师提岀要求,灰兔比口兔多3只,要求学生注意贴得使人一看就清楚,即注意一一对应。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当我让学生进行学
7、具操作时,学生总是兴趣盎然,热情很高。学生由于亲手操作过,学习兴趣较浓,记得也较深刻,效果很好。二、学具操作屮可以发展培智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在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屮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应用学具操作,把操作思维和语言表达紧密结合起来。并逐步由具体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学习抽象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学三角形时,可引导学生操作学具如下:(1)请学生用火柴
8、棒摆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摆的,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三根火柴棒,首尾衔接■…三角形。(2)指导学生在纸上面画一个三角形,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才能画出一个三角形。教师板书:三根线段,端点连接■…三角形。(3)引导学生逐步概括出三角形的意义。(4)让学生想一想用3厘米、3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让他们试试看。(5)再让学生想一想用3厘米、4厘米、7厘米的小棒齐一根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再试试。通过这样的操作实践,学生头脑中不仅形成了三角形的鲜明表象,同时也发现了不是任意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