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05167
大小:3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研究摘要:随着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发展,如何利用信息共享空间即IC来为读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是我们耍面对问题。在世界其他国家大力发展TC的同时如何学习其先进经验发展适合我国的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亨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关键词:信息共享;IC;高职院校图书馆屮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016-011.信息共享的概念及研究意义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commons)在图情界还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尽管许多学者或专家对IC概念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公认的基本观点是: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
2、务屮心和协同学习环境,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硕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经过10多年的发展,信息共享空间已经成为欧美高职院校图书馆非常受欢迎的一种主流服务模式,它倡导一种全新的互动、合作理念和发展方向,代表了国外大学图书馆发展的新潮流和新趋势。为了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搞好高职院校图书信息资源共享是我们的耽误之急。2.国内外信息共享
3、发展情况研究2.1国外IC研究的现状与实践进展。IC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一种新的学习模式,也是为适应用户进行研究和学习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模式,它为人们创造和共享信息资源、原创新作品、进行学术交流提供了崭新的空间和平台。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国外很多大学图书馆建立了信息共享空间,一些图书馆虽然没有建立完全意义上的信息共享空间,但也组建了以信息共享空间思想为主导的计算机室以履行信息共享空间的功能。这种新型的一站式学习和研究模式受到了用户的普遍欢迎。2.2国内IC研究的进展。国内对IC的研究时间比较短,主要是理论研究,对IC的名称最早译作〃信息、共享室〃,也有的译作〃
4、信息共用〃,IC为图书馆振兴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它促使图书馆成为一个共同学习的社会空间。国内IC实践还存在许多问题,如资金问题,建设信息共享空间需要大112的资金支持,人员问题,在IC环境中,咨询馆员不仅需耍学握传统文献的咨询知识,熟悉网络咨询工具,而且要掌握常见软硬件故障的处理方法,馆员的综合素质及知识背景就显得尤为重要。2.3国内外研究评述。国外学者对IC概念的研究还处在初始探索阶段,关于IC的理论成果不是很多,实践屮也没有完全相同的IC模式,但是各种IC有着共同的宗旨,即是它们对信息资源、技术和服务的整合及共享。TC作为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功能整合的成果,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从计划研究到表达到
5、最终产品的持续服务,是图书馆服务模式的一个创新,对于我国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与服务的拓新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目前,在我国有很多人学图书馆已经初步具备了构建TC的软硕件设施,包括丰富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广阔的物理空间,但还很少有图书馆建立或者构想建立IC,其主要原因是还不了解IC,也就认识不到IC对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耍作用,更谈不上树立利用IC改进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的理念。因此,在我国图书馆开展IC的创建工作具有I•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3.如何发展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共享平台3.1利用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服务内容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带来了质的飞跃,信
6、息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地位逐步提升。3.1.1信息存储与检索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及网络化共享提供了技术支持,丰富了数字化的资源扩展和利用的方法与途径。3.1.2从图书馆用户角度看,〃移动〃信息技术为用户提供了移动的可能,也相应提出〃移动〃资源、〃移动〃服务的要求。3.2以用户为服务中心。众所丿制知,图书馆生存意义在于用户的使用和支持,针对用户、吸引用户是图书馆的生存之道。高职院校图书馆的用户主要是全校的广大师牛,从某种程度上说,将工作重心偏向全校师生,了解并迎合他们的需求是当前校图书馆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TC的出现影响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内容,即山以业务流程为
7、中心设计和考核图书馆员的工作,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文化。3.3信息资源整合。当前人们对信息资源整合的看法还没有完全统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信息资源整合是根据一定的需要,对各个相对独立的信息资源系统中的数据对象、功能结构进行融合、类聚和重组,重新结合为一个新的冇机整体,形成一个效能更好、效率更高的信息资源体系,从而保证信息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这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将内部信息资源和外部信息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二是构成一个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