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ID:46104883

大小:4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11-20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_第1页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_第2页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_第3页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_第4页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一、职业素养的内涵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若把人比喻为一棵大树的话,那么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习惯组成大树的根基部分,职业技能则为大树的枝、干、叶、茎部分,前者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后者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必先根系发达。市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管理类人才?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管理类专业学生是否符合企业需求?围绕上述问题,笔者就所在学院工商管理系近三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

2、调查和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企业普遍认为,现在90后毕业牛最突出的问题是适应能力差、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责任心和纪律性不强、工作态度不认真、急于求成、团队合作精神缺乏、创新意识薄弱和专业的业务能力欠缺。他们更青睐于职业索养高的学生,根据不完全统计,职业素养高的学生其自身的职业生涯呈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现实中,管理类专业学牛毕业后基木上都要从基层做起,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时,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潜在着一定的风险,比如,一个高职业技能、低职业素养的员工留在企业是非常危险的。所以

3、,一个具有吃苦耐劳、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团结合作、努力进取、高效工作等职业素养的员工,才是企业在招聘和使用时重点关注的。这些素养不是通过学校一朝一夕简单传授完成的,而是需要学校和学生双方共同努力,完成一个长期培养和修炼的过程。高职院校在培养管理类学生时要从企业需求出发,认准企业的用人标准,方可有的放矢地进行职业素养教育,为企业、社会输送满意的人才。二、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现状职业素养培养流于形式职业素养是较难量化的,而职业技能则可以通过一些职业证书来量化表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倾

4、向以“技能”为导向,重视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教学,让现实仅存的一些职业素养培养流于形式。1•教师过多依赖课堂说教,以单向的理论知识灌输于学生,学生被动接受,但双方没有达成共鸣,这样,虽说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但缺乏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整个培养过程呆板、没活力,达不到预期效果。•有些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认为,学生只要掌握了专业知识和一些职业技能便能顺利胜任工作,其实不然,他们对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岗位应具备的职业素养内容认识是不全面的,这些岗位可能更需要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吃苦奉献精神、服务意识等,比如

5、:从事市场开发的员工,就要有吃苦耐劳的品质、较强的抗压能力、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在职业素养培养中较少被采用,没有真正利用好校企合作这一途径,忽视了在模拟仿真的职业活动应蕴含职业素养的培养,无论是社会实践还是顶岗实习,没有让学生在体验职业的同时,提炼自己,从而提高自身素养。学校一企业间文化融合度不高为企业输送"准职业人”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冃标。但,部分高职院校到了大三年级才逐渐向学生渗透企业的企业目标、组织制度、管理风格、工作模式等企业文化,更有甚者,学生即将毕业也没进行企业文

6、化的宣传,致使学生在校园走向企业的道路上来了一次“大跃进”,让学生顶着“准职业人”的帽子对企业却一无所知。职业素养培养考核评价机制不完善高职院校职业素养培养的课程以隐性课程为主,隐性课程以团学活动见多,表面见似丰富多彩,但起效甚微。感恩教育是学生职业道德培养屮重要的内容之…,以此为例,高职院校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开展感恩教育,但现实是学生缺乏感恩意识,他们处理人际关系时冷漠、自私、功利、拜金,在就业和择业方面往往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要求企业能提供即高薪又舒适的岗位,想着不劳而获的工作,而学生这

7、部分的表现难以考量。如何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评价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状况的操作机制和办法,这是今后探究的方向。企业一学校间缺乏反馈机制学生一旦毕业,大部分学校都会认为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和培养应有企业来管,最多通过一些调查问卷、个别电话抽查去了解毕业生任职的相关情况,草草了事。更有甚者,基本没有任何的信息沟通和反馈,即便企业和学校进行沟通反馈了,比如:学牛眼高手低、好高鹫远、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团队协作意识薄弱等等信息,学校接到这些反馈信息后,因为缺乏反馈机制,所以,经常会出现反馈时间滞后、反馈后不作为的现象。殊不

8、知,企业向学校反馈的毕业生任职信息是何其重要,这些信息可以逆向指导学校对在校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再思考。三、高职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转变教育理念,重视管理类专业学生职业素养培养1.开设职业索养教育系列课程如果说为企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那么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就是高职院校教育工作的重中Z重,也是关系到高职院校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学校要充分利用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