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场作文的应急写作策略

高考考场作文的应急写作策略

ID:46101934

大小: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高考考场作文的应急写作策略_第1页
高考考场作文的应急写作策略_第2页
高考考场作文的应急写作策略_第3页
高考考场作文的应急写作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考考场作文的应急写作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在气氛严肃的高考考场如何发挥应有的作文水平,这是所有考生必须直面的一个严峻课题。考场作文的命题往往给考生“猜不到,难下手”的感觉。在紧张的考场氛围中,尽管考生也曾准备充分、训练有素,但是面对一个陌生的文题,相当一部分人还是会陷入大脑空白、思维短路的窘迫境地,每年那么多低分试卷便是明证。如何突破发散思维“梗塞”状态,打破“无米下锅”的窘境,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近年高考佳作的一番梳理,我们提出两条“应急策略”。所谓“应急策略”,就是利用备考的亲身经历和考场特定的情境以及试卷涉及的文本资源等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激活了自己的语文积淀,写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佳作。一、从自己最

2、近的备考经历、考场的特定情境氛围入手2011年江苏高考,来自宜兴中学的王希以《风沙渡》获得高考作文满分。王希回忆:看到作文题是“拒绝平庸”的时候,这个题目看上去似曾相识,但如果按照常理来写议论文或是一些平吋练习的很多的题材,那基本上就和高分绝缘了。灵光一闪,王希想到了自己在赶考路上的偶然一瞥,那是在宜兴公交公司旁,有一家名叫“风沙渡”的小餐馆,这个名字一下子从他的脑海里跳出。一个小餐馆的名字却这样的脱俗,这不是最典型的“拒绝平庸”么?拿“风沙渡”作为了文章的引子,这篇千字左右的作文在行文上立马变得顺畅起来。南京师范大学骆冬青教授还特意为这篇文章写了评语:以“风沙渡”作引,一种即兴的慧解与内在的

3、积淀交相激荡,上升到思想层面的高贵,鼓舞起粗犷渺远的豪情,使文章既有“意识流”式的自在顺畅,又有哲思性的阔大视野和空灵想象。切己的感受,诗意的沉思,萦冋的畅想,在一种特殊的情境中集聚为奔放的才华。事实说明,生活是作文的素材源,离开了生活,所有作文便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中学生最重要的写作资源是他的个人生活,是他的独特经历与感悟。绝大多数考生都是第一次经历高考,语文又是第一门考试科日,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是赋分最多的一题。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考生如果能把自己备考经历与作文题进行巧妙“融合”,我手写我心地完成“急就章”,无疑是智慧的选择。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最后的四十五分钟》就是这

4、样构思而成的。面对“话题”,该考生没有搜肠刮肚地去联想、去想象,而是马上意识到自己此时此地所做的事就需要“沉稳”和“灵动”,写自己现在的作文心理活动过程就是切合题意的。这“一个绝妙的念头”就是构思的独特之处。“还有四十五分钟”“天哪!就剩四十分钟了,我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差不多了,还有半个小时”,面对作文题的惶惑感,静下心来后的沉稳,计上心来后的灵动,无不写得神情毕现、惟妙惟肖,幽默、得体、生动、流畅。2005年江苏高考佳作《人与路》作者以“高考作文果然是提笔千钧,转而一想:作文之法不正如人行路上。不禁暗暗自得”为开头,阐述了“作文当重创新,做人当有个性,走路当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中心论点。

5、作者构思机智,真可谓“亏他想得出”。2007年,一篇被江苏作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打捞”上来的《怀想天空》作文也是这方面的范例。请看文章最后一段:“现在,我在考场上做题。室内很凉快。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时,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何教授这样点评:“最大的亮点在最后:’考场很凉快’,与麦地很热对比;’当考试结束后,我要在烈日下站两小吋,来感受那种烈日当空的滋味’一一天下还没有儿子这样来感激当农民的父亲,文章中还没有人用过这种笔墨,这种机智!太感人了,而且是长效的!”场内场外一线相连,佳作如此写就。“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看似平常最奇崛”,在中国这样一个考试大国,人生的许多重大

6、转折往往与考场有关,高考考场更有许多不同之处。在苦思冥想后仍然没有什么收获后,我们考生不妨“抬望眼”看看“窗外的风景”,今天考场的布置、老师的神态、考生的表现……有没有特别之处。一个善于观察、思考的人,在写作上能“一触即发”,进而“一发而不可收”。关注考场特定事物,捕捉瞬吋印象,撷取不期而遇的灵感,往往会有意外的收获。08年江苏高考高分作文《好奇心》,就是这样的作品。此文在考场上就地取材,自然地、巧妙地扣住了“好奇心”。“坐在我前桌的那个人竟然没来参加考试?看着前面空荡荡的座位和那空白的答案纸,我的好奇心蠶蠶欲动。”由此引发了作者的三种揣测:她(他)是因为害怕吗?她(他)是因为复习太认真而病倒

7、了吗?她(他)已经被某所著名院校提前录取了吗?活脱脱来自高三学生的生活实际,读来亲切感人。全文收放自如,行文潇洒,亦庄亦谐,灵气流动,显示了较强的写作功力。无独有偶,2010年江苏高考高分作文《绿色生活》也是关注考场特定情境所产生的佳作。文章以看到窗外“青葱的绿叶”为由头:“此刻,在我所坐考场的窗外,正有儿树青葱的绿叶,一团一团,茂盛盎然。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错落成或深绿或浅绿的绿湖,在微风下,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