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101522
大小:42.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文化传承与创新作者简介:肖梅(1991—),女,汉族,江苏泰州,教育学硕士,单位: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专业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摘要:梅贻琦先生曾经说过: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然细看中国高等教育,教育模式如出一辙,过窄的专业教育,过分注重名声功利,官场权贵文化也投射在大学文化之中。众所周知,我国有优于别国的基础教育,但是高等教育却明显落后,即赢在起点却输在终点。笔者认为原因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一直在效仿别国的模式而忽略本土的文化底蕴
2、,没有我们自己的特色。我国有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但是这样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它应有的传承与创新。本文试图探讨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学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力求构建通贯古今的大学之道,培养我国大学特色,明确我国高等教育的责任与使命。关键词:本土文化,高等教育,文化传承,创新0.前言自1977年恢复高考招生制度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招生人数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是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氤氟的是传统文化的流失。纵观今日之大学是欧美模式的一统天下,正如RuthHayhoeb在描述百年屮国大学教育历程时
3、,用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断语:“欧洲大学的凯旋。”社会上一大批人强调当今的社会强调的是经济的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突出的是科学理论,由此造成我国的大学在不断西学东渐的过程中,忘记了本质的精神,我国的传统精神以及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民族自尊也在时代的大潮中渐渐迷失。陈平原在《大学三问》中强调说:今天谈大学改革者,缺的不是“国际视野”,而是对“传统中国”以及现代中国的理解与尊重。诚然,这样的现象在现实大学者比比皆是。%1.大学所属的内涵梅贻琦先生在1931年出任清华校长,其就职演说有这样一句话,广为传诵,“所谓大学者,
4、非谓有大楼Z谓也,有大师Z谓也。”同样,司和伯也曾说过:“大学者,非校舍Z大Z谓,非学生年龄Z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徳高诡,学问渊深之谓也。”蔡元培校长则干脆将其教育思想凝结成一句话: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着也。也就是说,大学的意义在于它的学问之高深,不是急功近利,学而优则仕,不是一纸文凭,不是权势官场的重影,归根结底是学问的积累,研究及其学术成果。那么由此看來,不论大学如何在现代社会改革发展,它都不应脱离或者说是避开传统文化。大学应该保留的传统文化的风骨,博雅通达,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儒家教育思想可以说是
5、我国教育的根基,虽然随着1901年科举取上的废除,以及后來新式学堂的兴起,实用主义热潮的风行,儒家教育思想逐渐没落,但是儒家的思想先进仍然值得我们去专注,去实行。如《大学》中讲到:大学Z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做大学问的方法在提倡发扬好的德行,体察民情顺从民意,直至达到至善至美的目标。这样看来,与我们今天高等教育培养有徳行的公民的目标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我国悠久历史的缩影,也是扎根于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国魂。大学的服务社会的职能需要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來达到凝结社会力量
6、,展示国Z姿态,需要我们立足传统的文化与价值,塑造高等教育特色。%1.大学的文化传承责任现在很多留学中国的外国人都会感慨除了肤色不一样,他们感受不到中国的文化特色。诚然,快速的国际化已经让中国融入了国际市场,但是同时也失去了它的特色。不向日本韩国,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做的远远比我国好。韩国人认为儒家文化是从韩国开始,流传至中国,并借此申请文化遗产。虽然这还是无中生有,但是这不禁令我们反思,为什么别国会如此重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而我国作为儒家文化起源国,却在历史上视其为糟粕,在吋间的长河中将其滞留在不起眼的角
7、落,而去追捧新兴的欧美文化。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国家,历史所沉淀下来的是厚重的文化底蕴。大学作为故高的教育学府,承担着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职能,本应是传统文化传承发扬的最佳场所,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学校能够关注并良好的保存发展中华文化优势。不论是课程的设置还是教育制度都在迎合国际化,试图在达到统一。我们必须认识到大学不是工厂,生产的不是规格,质量统一的标准化商品。大学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体,是由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情节的人物组成的时空上的共同体。因而大学必须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
8、帮助社会群众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明口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化经历。就扬州大学而言,扬州地处长江下游,江淮平原南端,有丰富唯美的古代文化。李白的“烟花三月下扬州”,隋炀帝的“但求死看扬州月,不愿生归架六龙”。诗人名家的佳句为扬州奠定了历史地位,那么如何发展提高这种历史地位,就应该从文化的传承入手。文化既是教育之根,也是教育的方法。文化与教育是相辅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