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0221185
大小:1.35 MB
页数:30页
时间:2019-07-26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从2010上海世博会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举办时间: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184天)上海世博会开幕式倒计时:22天上海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中国2010上海世博会将第一次开辟网上世博会丹麦国家馆主题:“幸福生活,童话乐园”亮点:环形轨道卢森堡国家馆主题:“亦小亦美”亮点:“袖珍”的森林和堡垒主题:坦桑尼亚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亮点:长颈鹿、乞力马扎罗山、国家公园与野生动物画面。彰显国家城市化进程与自然的和谐。坦桑尼亚国家馆巴西国家馆主题:“动感都市,活力巴西”造型亮点:绿色“鸟巢”阿联酋国家馆主题:以独特的方式告诉世人能源利用的故事造型亮
2、点:模仿天然沙丘罗马尼亚国家馆理念:绿色城市亮点:苹果外形和标志文字从各国展馆的对比中发现什么文化现象?文化多样性1.是什么?主要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2.为什么?重要性:没有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各具特色的文化,就不会有世界文化百花园的争妍斗艳、五彩缤纷的景象。必要性:对人类社会来说,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性就像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那样必不可少。3.怎么办?--尊重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原则: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要求: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
3、,和平共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反对盲目自大、贬低、排斥异文化,或者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异文化的错误倾向。中国国家馆设计理念: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一个巨大的红色斗拱!为什么是它?领衔设计者、70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何镜堂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回答:一,中国特色;二,时代精神。取名“东方之冠”的中国馆虽然全部由巨型钢构架构成,但斗拱形顶部连同4根混凝土柱子,又酷似一只巨大的四脚鼎,大面积的红更凸显了中国特色。何镜堂认为,过去的世博会中国馆基本都是“复古”,缺乏时代精神,而现在的中国馆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内涵,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
4、”、“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理念。最终建成的中国馆“东方之冠”由“中国器”(冠、鼎、斗)和“叠篆”整合修改而成。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有哪些中国特色?在中国馆的设计上是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何镜堂认为,过去的世博会中国馆基本都是“复古”,缺乏时代精神,而现在的中国馆体现了“中国文化注重内涵,强调天人合一的和谐”、“将以低碳为核心元素
5、的中国未来城市发展理念。从中国馆的设计谈谈文化创新要具备哪些条件?文化创新的途径:(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源泉和动力。(2)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3)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不同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过程,又是一个借鉴、汲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民族文化的过程。▲注意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文化创新是本单元的核心.
6、本单元要处理好三大关系:①文化交流与创新的关系;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③群众实践活动与创新的关系。知识构建上海世博会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突显出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1.从上海世博会会徽看当今世界文化有何特征?(2分)2.上海世博会会徽设计是如何进行文化创新的?(8分)(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2)上海世博会会徽设计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实现了文化的创新。该会徽设计既发扬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汉字书法;又汲取了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英语
7、、阿拉伯数字等,在内容和形式上实现了创新。作答要求:①书写工整!②要注重分析论证(观点+材料)。③要强调逻辑性和条理性。该分点的要分点,各要点之间要有一定的主次、先后、微观、宏观等逻辑关系,先说什么,后说什么,先说哪句话,后说哪句话,组织答案要依次进行,否则就会给阅卷者一种东拉西扯。老师忠告:文综政治非选择题答案合逻辑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1、是对题目的材料、立意、设问等有清晰的理解和把握(材料的每一句话都有用);2、是对教材知识的完整把握和深入理解。(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熟悉教材。)文化的发展前提:文化多样性途径手段(媒介)交流的意义表现特点影响态度态度原则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