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

毕业论文: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

ID:46100474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11-20

毕业论文: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_第1页
毕业论文: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_第2页
毕业论文: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_第3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毕业论文: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毕业论文:明清吋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发表吋I'可:2013-5-2312:35:14毕业论文:明清时期淮安地区慈善机构初探【摘要】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明清时期淮安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其中既有养济院、惠民药局、栖流所等官方慈善机构,也有官方和民间创建的育婴堂、普济堂、清节堂等善会和善堂。在慈善机构的创立和发展过程屮,以地方士绅和商人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关键词】明清;淮安;慈善机构;善堂;民间力量【屮图分类号】K248【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13)01-0027-05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慈善事业的国家,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远的思想渊源。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慈善事业发展最为成熟和完备的时期,这一时期官方和民间创立的各种慈善组织和慈善机构大量出现,开展的慈善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在官方的倡导和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下,明清时期淮安地区出现了众多的慈善机构和慈善设施。其屮既有养济院、惠民药局、栖流所等官方慈善机构,也有官方和民间创立的育婴堂、普济堂、清节堂等善会和善堂,这些慈善机构和善堂在救济灾荒、保

3、障民生和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清时期淮安行政建制经历了很大的变革。明代淮安府属南直隶管辖,下辖海州、邳州和山阳县、清河县、安东县、桃源县、盐城县、沐阳县、赣榆县、宿迁县和睢宁县等地区。清代淮安府划归江苏省管辖,并且分出海州直隶州(下辖沐阳县、赣榆县),又划出邳州及宿迁县、睢宁县,归属新设的徐州府,范围有所收缩,清代中后期下辖山阳县、盐城县、阜宇县、清河县、安东县和桃源县等地区。本文的淮安特指清代中后期淮安府管辖下的以上地区。本文在依据地方志及相关史料的基础上,以明清时期淮安地区的慈善机构为主耍考察对象,在

4、叙述其设置及发展演变情况的同时,分析其日常的经营和管理,探讨慈善机构创立及发展过程屮官方和民间的合作关系,以求为当今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经验和启示。一、明清清政府专门设立用以收养外來无业或乞食之人的慈善机构。最早的栖流所是清政府于顺治十年(1653年)在顺天府成立的京师五城栖流所。栖流所主要分布在京畿重地和各省交通要道以及灾害频繁之地区,主要收留过往贫困流民,给他们提供容身之地和米食、衣被、柴薪等物,使其免于寒冷、饥饿。栖流所是清政府统治者为了应付人口剧增、流民日多这一严峻的社会现实而采取的安定社会、消弭隐患的措施,是官

5、府为加强社会控制的产物,当然客观上也起到了慈善救济的作用。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淮安府城栖流所:“乾隆七年秋,大水,流民渡河入邑境者襁负不绝于道,知县金秉祚捐俸沿堤盖席棚以安集Z,又于普济堂前堤外隙地葺屋四舍,舍各三间,名曰栖流所,俾避风雨,以息劳人。乾隆十二年秋,大风雨、海溢,江淮氏问出庐多漂没,东省尤甚。流民悬踣道路者相望,知府卫哲治捐俸筑屋设鬻以待之。河、督、关、盐、道、厅各官与士商好义者争捐银米以佐之。哲治乃与山阳令杨通、桃源令韩墉造草屋百数十间,自平河至众兴南北通衢二百里屮,为栖流所八处。于是,流民宿食有处,冻

6、且病者予衣与药收养,凡四阅月,存活十一万二千余人。明年春,资给遣归,事后屋并圮废”[1]37。淮安下属清河县也有栖流所的设置,光绪丙子《清河县志》记载,清河县栖流所“在清江闸东,咸丰三年,知县吴棠建”[6]859O此外,还有和栖流所同样功能的栖贫所和疗贫所,其中栖贫所“在历坛之前,道光二十二年,参将卢永盛建。一在清江闸东,道光二十三年,卢永盛建”[6]859,疗贫所“在山清界上,道光二十二年修,咸丰元年重修”[6]860o2.惠民药局和漏泽园。明清政府还设立一些恤病助丧慈善机构,这类机构主耍有惠民药局、漏泽园等。惠民药

7、局最早出现于宋代,入元以后,惠民药局得到较大的发展,不仅在上都重设药局,而且将其扩展到各行省、路,散钞置药,遣医疗病。朱元璋早年遍尝人间辛酸,他称帝后,即诏令天下郡邑,广设惠民药局。惠民药局很快在全国各地普及,基本上每州县一至二所,经费由常平仓支出。光绪《淮安府志》记载淮安府城山阳县惠民药局:“明洪武初创置惠民药局,在郡城西北医学公所,久而圮废,制度未详,今城内药局凡三处,一曰济源堂药局一在城西文通寺[1]38另外,依据《古今图书集成•淮安公署考》的记载,淮安下属盐城、清河、安东、桃源等州县也都有惠民药局的分布[7]1

8、4438-14440o漏泽园亦称义冢,最早见诸于北宋,两宋之际,漏泽园之制甚为完备,设守园僧,并从常平库支给缗钱。元代有的州县也存在漏泽园,但具体情况不详。明代承袭前制,于县治城厢荒地广设漏泽园。明末清初,迭经兵燹战乱,百姓流离失所,社会秩序亟需安定,漏泽园制度便顺应时运,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同治《重修山阳县志》记载淮安府城山阳县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