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芩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柴芩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

ID:46100170

大小:6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11-20

柴芩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_第1页
柴芩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_第2页
柴芩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_第3页
柴芩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_第4页
柴芩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柴芩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柴苓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柴苓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我院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以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苓退热方,包括柴胡、黄苓、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蝉蜕、桔梗、前胡、芦根以及甘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和治疗效果,P0.05表示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6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低,下降幅度也较为明显,退热时间较少,P0.05表示不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

2、标准:根据《诊断学基础》中发热症状的临床标准进行诊断,由发热、鼻塞流涕、喷嚏的轻重程度和主次情况分为三种类型。较轻的临床表现是发热37£〜38°C,伴有头痛、喷嚏、流涕、咽喉充血、轻度咳嗽等症状,中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3&C〜39°C,伴有头痛、声嘶、流涕、中度咳嗽、扁桃体肿大等症状,较重的临床表现是发热39工以上,同时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咽痛、扁桃体上有点柴苓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柴苓退热方治疗外感发热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外感发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我院给予

3、对照组患者采用利巴韦林以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苓退热方,包括柴胡、黄苓、连翘、金银花、板蓝根、蝉蜕、桔梗、前胡、芦根以及甘草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退热时间和治疗效果,P0.05表示比较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6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低,下降幅度也较为明显,退热时间较少,P0.05表示不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根据《诊断学基础》中发热症状的临床标准进行诊断,由发热、鼻塞流涕、喷嚏的轻重程度和主次情况分为三种类型。较轻的临床表现是发热37£〜38°C,伴有头痛、喷嚏、流涕、咽喉充血、轻度咳嗽等症状,中型的临床表现为发热3&

4、C〜39°C,伴有头痛、声嘶、流涕、中度咳嗽、扁桃体肿大等症状,较重的临床表现是发热39工以上,同时伴有全身不适、食欲不振、咳嗽、咽痛、扁桃体上有点斑状渗出物、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中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患者患有外感发热的主证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鼻塞、喷嚏咳嗽、口干舌燥、咽喉肿痛、舌红苔白等1.3纳入与排除标准中医上诊断为感冒,辩证是风热证,西医上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分别计分为0分、1分、2分、3分。此外,如果患者同时伴有以下症状则被排除,包括急性喉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严重全身性疾病、精神病、急性传染病、药物过敏患者1.4

5、治疗方法我院给予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的患病情况采用抗病毒的西医方式治疗,包括10〜15mg/(kgd)利巴韦林针剂,以静滴方式注入,1个疗程为3天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苓退热方进行治疗。药物组成:柴胡20g,黄苓10g,连翘12g,金银花12g,板蓝根15g,蝉蜕8g,桔梗10g,前胡10g,芦根10g,甘草6g。上方头煎加水600mL,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15min,取汁200ml,二煎加水300mL,武火煎煮至沸腾后改用文火煎lOmin,取汁200ml,把两次煎好的汤药混合在一起,每服200mL,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每日服药1〜2次,严重的可服药3〜4次,1个疗程为3天1.5疗

6、效评定标准根据我国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制定:外感发热治疗显效的表现为:药物服用30min时间内发挥作用,患者体温下降1.5〜2£,并且维持12h以上,或者体温下降5。(2以内,但在未来的12h以内不再反复。有效:服药后的30min内发挥药效,患者体温下降幅度在0.5工〜1.5°C,并且维持12h以上,或者体温下降0.5°C以内,在未来12h以内不再反复。无效:患者用药30min后体温没有出现变化,或者出现细微变化却在12h以内反弹,甚至超过了用药以前的体温1.6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t检验,x2检验,P0.05表示比较不存在统计

7、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6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的体温明显要比对照组患者低,下降幅度也较为明显,退热时间较少,P3讨论在西医中,外感发热相当于流行性感冒或是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有相关数据显示,有90%以上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发热症状[3]。针对患者外感发热的治疗,西医通常采用休息或是对症下药的方式进行处理,一旦患者的体温达到38.5°C以上,则需要采用退热剂等方式进行治疗。西医通常用的较多的头胞咲辛钠、利巴韦林针剂、复方阿司匹林、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