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95242
大小:58.55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小学边缘学生的成因及应对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小学边缘学生的成因及应对策龍摘要小学边缘学生作为校园生活屮的失落者,他们的存在影响了义务教育公平,阻碍个体的发展,不利于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其成因涉及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教师、同伴交往和家庭等诸多因素,最终使得个体自我效能感降低O关键词边缘学住成因转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43-01小学是个体心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个体的学习生涯和人生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更应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其优势潜能。一、小学边缘学生的特征笔者认为,可从三个维度辨识小学边缘学生特征:人际方面
2、,普遍表现较为内向,沉默、孤僻或者带有敌意和破坏性,人际交往能力或意志较弱;学业方面,边缘学生普遍学业成绩较差,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和技能,厌学,学习焦虑;自我效能感方面,边缘学生普遍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受老师和同伴欢迎,鲜有玩伴。二、小学边缘学生的成因家庭成长环境:独生子女家庭多为上下辈间的交往,缺少同伴间互动,许多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发展不足。教育评价机制:现有教育评价机制把升学率、学业成绩作为评价的关键因素,注重知识的传授与学握,忽视对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的评价模式,把学生以认知能力的高低、认知发展程度的优劣进行分类人为地造就人量边缘学生。教师刻板印象
3、:教师有其显著的“刻板卬象”,如“听话、乖”就是好学生,使得教师很快速地对所接触的学生进行分类,贴上“标签”,有所偏向,最终让孩子和班集体也同样形成偏差,造成边缘学生。学生自我保护: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无法应对外界诸多“不可抗力”,只好启动自我防御机制,或对外界因素进行不合理归因,进行白我边缘化。三、小学边缘学生的转化笔者参考了国内外先进做法,结合亲身实践,总结如下:(一)外设良境,内羯信心1・营造民主氛围将民主平等普及至家庭和学校,鼓励小学生独立白主的处理问题和进行同伴交往。获得团体支持力量,增强抗挫能力,避免或减少启动自我防御机制时自我边缘化。2.激发内在动力内因决
4、定外因。在小学教育教学当中,应引导学生自我肯定、自我接纳,让每个边缘学生关注内在的积极因素,提升成功体验,激发个体发展与完善内在动力。细分为若干德育和学业小目标,让不同层次不同情况的学生能到达相应的H标,获得成就感。2.发展多元评价需求层次理论认为,在得到关爱与尊重的基础上,个体会追求更高'级的自我实现和潜力的发展,我们要求学校教师学会看到每-个小学牛身上的积极力量和潜在的发展可能,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优秀的学生。3.提倡赏识教育边缘学生更渴望得到关注和欣赏。一旦给予爱和关注,他们会更加珍惜和感激,获得转化的外在动力。教师切勿随意贴标签,如“笨”、“智力冇问题”、“爱捣蛋”
5、等,而要让边缘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努力之后的成效,多欣赏其优点,进行长期温暖的守架,多'些积极的暗示,“庸才”也会成将才。(-)关爱边缘,呵护成长1・用心提供服务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的形成主要还是依赖于后天的社会生活体验,增进积极体验可以促进个体更好地发展。小学生面对学业、成长压力以及同伴交往的各种未知困难而焦虑痛苦时,专业的倾听、信息指导、共情和帮助是避免其走向边缘化的积极能量。小学应上好辅导课,提供个体咨询,用心为孩子们服务。2•用爱关心成长边缘学生常受到老师的批评指责、同学的指指点点、家长的唠唠叨叨,一旦别人对其倾注爱心,会倍加珍惜和感激,反Z则破罐子破摔。小学可
6、充分利用学校心育各级机制,组建关爱队伍,一对一结对认领,让边缘学生获得切实的关爱,在情感上得到正面积极快乐的体验;班级可设置“心理卫生委员”,采用同伴辅导的心理关爱模式,让边缘学生时时获得团体支撑力量。3•用法训练技能埃里克森认为,学龄期儿童处于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若能顺利地完成学习课程,就会获得勤奋感。反Z,就会产生自卑。小学边缘学生在人际交往、学业成绩与学习能力方面的不足,导致自我效能感偏低。解铃仍需系铃人,要令英重新融入班集体主流,须对其进行基本的技能训练。在自愿的原则上,开展类似“学习支持单元”和“加速学校项日”的技能训练项目或课余活动班级,我们尝试设立“快乐成长活
7、动营”,召集需要帮助的边缘学生,在学习方法、交往能力和自我效能感提升方面加以训练,有效地支持部分边缘学生的转化。用信心、爱心和真心去呵护小学边缘学生的成长,激发了边缘学生内心积极因素,也将促成学校、社会、家庭对边缘学生内在积极力量的关注,最终能实现转化的目的。参考文献:[1]杨伟民,社会政策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2]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治疗:10名边缘儿童的个案研究[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楚云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