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伦理挑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基础教育伦理挑战本文作者:万光新单位: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教师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优良的教育传统和不可动摇的师生伦理规范,但随着改革的大门逐步敞开,教育伦理也吸收着西方的民主、平等意识,这是对过去过分强调师道尊严的反正,体现了在“人”的观念下的教育伦理的价值和行为的标准。然而,在民办教育的背景下正常的教育伦理关系受到了挑战。众所周知,民办学校的投资者不能不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这样,当功利的色彩涂满了人的眼睛的时候,不要说传统教育伦理已经成为古董进了博物馆,就连刚刚学习的西方的民主、平等的理念也常常被扭曲成畸形。在此情况下,民办学校教师背着比公办
2、学校教师更多更沉重的有形无形的包袱尤其是教育伦理的悖反给他们在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上带来了难以说尽的苦涩。毫不夸张地说,当今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承担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其中主要因素恐怕就是民办基础教育为了生存而不得不追求双重功利(学校经济利益和教学效益)的行为,扭曲了正常的教育伦理。一、民办基础教育畸形伦理关系透视学校与家庭的畸形关系学校与家庭对孩子的教育虽然分工不同、责任有别,但都负有教育的义务和责任。但是,现在不少家庭因为孩子上不了重点公办学校或认为民办校抓得紧,出于对孩子升学的极大希望,于是花大钱把孩子送到民办学校。相当部分的家庭认为
3、,自己花了大价钱,就应该能买到自己的希望。而民办学校因为没有政府的经费投入,正常运转均要靠学生收费,其中还包括投资者相应的经济回报,于是学生就成了民办校的衣食父母,就成了上帝。既然是上帝,他们的话也就是“圣旨”。于是家长—个电话,学校就诚惶诚恐,生怕家长把孩子转走;教师的一切行为就要围住学生转。这时候什么以人为本、什么尊重教师、什么促进教师的发展、什么允许教师有创造性的劳动等等,统统免谈。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与家庭之间正常的平等的相互尊重的伦理关系必然畸形化。而其中部分家长完全把握了学校的心理,学校因此只好委曲求全。试想,在这样的畸形伦
4、理关系下的学校如何本着百年树人的理念去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又以怎样的心态去教育学生和进行教学工作?学校与教师的畸形关系既然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崇高的神圣的伦理关系搀入了比较多的物质的交易成分,那么学校也就成了为“上帝”服务的机构。学校也必然不太可能以促进教师的发展为目标,不太可能给教师充足的人文空气。学校需要的是能让学生满意的教师。因此,招聘到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必须首先要转换角色。因为民办校的狂里念”不同于公办校,尤其是教育伦理与公办校有比较大的差别,如果教师做不到这一点,他就难以受到学生的欢迎,也就很有被解职的危险。在此情况下,不少教师缺乏
5、自信心理;缺乏崇高感、光荣感;他们无法把教育当成创造、当成艺术,他们不得不抱着打工的心态,只要不出问题,暂时做稳老师就是一种幸运。一个教学二十多年、市级骨干教师、受到学生和社会广泛好评、著述颇丰并在原市有较大影响的资深教师到了一所民办校,居然学生的满意率只有百分之二点七,这不禁让人发问:到底是什么变了?至于学校对教师的考核更是形形色色「妙招”迭出。先看出勤考核:教师病假要扣工资,而且扣得很重,如果生了大病,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休息,就很可能失去工作;病假如是,就更别谈事假了;有的学校教师工作时间从早上6点学生起床到晚上10点学生休息,教
6、师如果不按照这个作息制度上班,就要被扣工资。再说教学实绩的考核:有的学校以学生成绩的高低为主要依据考核教师;有的学校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依据,也不问学生为什么满意和不满意;有的学校还有保失率的考核。可以说所有这些考核的本质只有一个,那就是就“利益花我不知道在这样的教育伦理关系中,在这样的学校教育伦理实践中,教师又如何能以一个平和的心态去教育教学?如何去创造性地艺术性地教育教学?学生与教师的畸形关系不可否认,同等档次上民办校的学生比上公办校的学生整体素质要差,时常有那么一部分学生对教师不够尊敬,其语言行为超出了教师心理承受
7、的能力。也许有人要说,什么时候都有不尊敬教师的学生,公办学校也有。此话确实不错,但是只要我们更现实一点就不难看出: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要远远高过公办学校,其程度也要重于公办校。更为关键的是学校家庭对这种现象的态度和做法:如果在公办学校,学校的态度可以强硬,该教育的教育,实在教育不了的可以勒令其退学,家长也不好说什么;但在民办校则不然,有的学习习惯差成绩差的学生,他不说自己没好好学,回家为了应付家长,就说教师讲的不好,家长自然着急,一个电话打到学校质问;有的学生行为习惯差,教师出于职业道德和习惯总是要管的,有时候也许管得急了点,那好了,学生
8、立马投诉到学校。面对这些情况,有的学校的做法是不分青红皂白把责任全推到教师头上。对此情况,教师往往是忍气吞声,因为说出来还是自己的责任,只能说明自己无能,因为乍殳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教师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