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本语文课堂的三个策略

创建生本语文课堂的三个策略

ID:46073070

大小:54.1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创建生本语文课堂的三个策略_第1页
创建生本语文课堂的三个策略_第2页
创建生本语文课堂的三个策略_第3页
创建生本语文课堂的三个策略_第4页
资源描述:

《创建生本语文课堂的三个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创建生本语文课堂的三个策暁(关键词)整体感知;和谐课堂,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4)11-0039-01《语文课程标准》冇这样的教学建议:“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Z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索养的整体提高。”这一建议的实质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统筹课堂中的各类元素,创建一个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课堂。那么,教师如何多方统筹,创建“以生为本”的语文课

2、堂呢?一、整体感知文本,培养阅读兴趣《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这一要求中有一点不容忽视,即“通读课文”,所谓“通读课文”就是要整体把握文本,不能以偏概全甚至断章取义。预习新课一定要讣学生通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木,切忌预习作业繁琐,要砍掉脱离文本的宁词强记和划分段落等学生有困难完成的预习作业。要避免学生对琐碎知识的厌倦迁移到整体的文本,导致学生没有真止感知文本就已失去对文本应有的兴趣。因此,教师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砍掉有碍学生认知、情感和价值

3、观生成的繁琐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本包含的思想感情,让他们在感知中发现自己喜欢的或是对自己冇用的东西,这对语文课堂的冇效开展具冇先决性的意义。二、关注“学困生”,创设和谐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所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初始认知至关重要,忽略了这一点,教学将会是盲目的,教学就迷失了方向,教学也会失去意义。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关注课堂内的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认识程度。关注每一个学生,不是说在课堂屮教师要点到每个学生,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思维。有些学生厌学很严重,面对新授课,他们甚至不知道课文的标题和作者,这是一些

4、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对于他们来说,课文的标题和作者这类常识,他们已经习惯于教师写在黑板上,是不屑于记住的。教师要努力转化这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地让他们参与课堂,可以让“学困生”代替教师去板书标题和作者,至此,他们不再是课堂的旁观者,而成为课堂的主人。三、打破“教学模式”,避免应试弊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字词的积累运用、语法知识的教学与文本出现了明显的割裂,学生对课文初始的、整体的认知和情感在不知不觉中被忽视,影响了教学情感目标的达成。究其根源,主要是受教学模式、考试评价等因素的影响。1.打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

5、度价值观。目前,课堂教学改革使语文课堂发生了一些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体现,但这种变化在有些学校出现了畸形的发展,表现为过分注重预设而忽视生成,忽视学生对文木的认知和情感。在这样的课堂中,课文被分割成了许多小块,分步骤进行解读,整堂课几乎都是在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完了,课也就上完了。有些学校,这种模式成了“教学八股”,打着“新课改”的招牌大行其道,其消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山于在课堂中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和情感,使得他们面对陌生文本束手无策,容易以偏概全,严重影响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1.努力实现从“考试本位”向“学生本位

6、”的转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社会各界要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不可否认,在我们的课堂中,很多教师习惯于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甚至有的教师把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弃之不教,理由是考试根本不会考这些内容。久而久之,学牛也认为这样的教学是实用的,只要教师谈到教材屮的“考点”,学生也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认真听、认真记。这样的教学真的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吗?真是以学生为本吗?以考高分为目标的教学只能鼓励

7、死记硬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感,把学生变成了考试的机器,难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教师作为课堂的引导者,学生的领路人,应力避“应试课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课堂真正成为学校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主渠道,最终使学生成为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编辑:刘於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