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ID:46066562

大小:53.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11-20

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1页
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2页
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3页
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_第4页
资源描述:

《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乡土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运用【关键词】语文教学;乡土文化;实景作文【中图分类号】G633.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463(2015)05-0062-01党的I•八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语文教育更是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要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水平。1.体验式语文教学到底什么才能叫做乡土,是房屋周围的满地黄沙,还是黄沙边上的排排绿树?是出间的片片黄河蜜瓜,还是波澜荡漾的红崖山水库?这些所

2、见所闻,又是如何来到我们的心灵、占据我们的记忆,影响我们的人生?语文教学,要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要老师教与学生学相结合。通过课内教学,学生能系统地学到专门的书木知识,通过课外教学,学生可以自己体验到更为真实的社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课外活动侧重于用,偏重于做。语文课外活动与乡土文化的整合,是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在活动中亲近乡土文化,领略乡土文化特有的气息,从而明白生活是语文不可分割的主题。体验式语文教学,可以有意识地把乡土文化资源作为素材或背景。例如开展“我为家乡旅游做宣传”的活

3、动。让学牛通过各种途径去收集家乡的各类旅游资源。如反映苏武牧羊的苏武山、瑞安堡等历史文化积淀浓重的庄园等等,然后用宣传旅游的形式把它们表现出来。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训练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另一方面则增进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家乡的感情。2•情景式语文教学语文教育是我国相对古老的教育。从四书五经开始,一代又一代的教育工作者对此做着不断探索。当社会各界要求加强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各方面全面提高时,课堂教育方式还是不能与时俱进,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素质教育的发展。语文教育理念的改变,已是势在必行的,H前教育

4、改革的主要任务也是素质教育。因此,要通过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来使学生的基木语文能力得到提升。网络文化、手机文化等新型传媒的出现与普及,就要求新时期的语文教育在人文性、时代性、能力性和自主性等方面还要不断地思考与改进。这些任务的实施和完成,就要让我们的老师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形象思维、情感活动的艺术体验、实体环境的真切感知、乡土特色的自然传播等。俗话说:“教学相长”,其实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老师可以获得知识。老师在教授的过程中,通过互动也能感知学生的需要与实际,从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老师和学生

5、在教学交流中是平等的。都有其自己的想法与价值,都有英独特性和自由性。教师、学生、教材可以和谐地融为一体,从而能有效地减少交流障碍和认知阻隔。科学家普遍认为:如果说在过去还有可能一个人独立完成科研工作的话,那么,在新的技术与新的社会背景下,尤其是进入信息多元化、丰足化、开放化的社会以来,没冇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一些重大的发明创造是不可能的。在这种语文教7中,教学的主体(即老师与学生双方)可以不断地得到文学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思想情操的启迪。因此,语文教学更应注重主体体验式教学法,它不仅仅是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过程

6、中一种本应具有的实实在在的属性,而且是语文教学屮很好的艺术技巧与互动环节。体验式语文教育有其重耍意义及不可替代的实际价值。我们就应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实现它。第一,通过认知来体验。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初步感知、研读、创读等形式來提高对书本阅读的能力,实现学生与文本的交融;同时要鼓励学生走入生活与社会,不只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去读“无字之书”,在体验屮认识生活与社会。第二,通过情感来体验。培养学生的兴趣、动机、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情感是人行动的精神指南。情感在语文中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存。这些情感内涵是丰富

7、的,既有个人的私情,又有关乎民族、国家、人类等的大爱。作为语文教育的H的,首先要教会学生做人,爱自己、爱父母、爱家乡,先做人,后作文,才能成为冇用之才。在语文学习屮,体验者可以为文章反映的悲欢离合而喜怒哀乐,也正是在这些情感的起伏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机、性格、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在潜移默化地、积极地变化、发展着。笫三,通过动作技能來体验。“做中学,学中做”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在体验式语文教育中可以通过手工制作、模拟现场、实地游览等方式来提高学生把语文学习更好地用于生活中的意识,也可以在生活中提高语文能力。编辑:刘

8、於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