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46059605
大小:58.63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20
《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抢救及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抢救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有效治疗挽救生命,保留子宫,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方法介入栓塞。结果产妇经积极及有效治疗,获得痊愈。结论介入治疗产后大出血具有止血快,成功率高,可保留子宫,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难治性产后大出血的首选方法。【关键词】产后大出血;介入治疗;护理体会产后大出血为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今仍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妇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如出血凶猛、危急生命,出血持续时间长者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发生严重的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后遗症,大部分的患者出现此并发症可应用药物治疗,但疾病严重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进行手术治疗,切除患者的子宫以彻底治愈。笔者对产后大
2、出血并发症的介入治疗护理进行探讨,将笔者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2011年病例7例,年龄23-40岁,孕周38+2-40+2周剖腹产,6例为胎儿娩出后,清拭子宫时发现子宫软,收缩乏力,给予子宫壁肌注射缩宫素20u后缝合子宫,并口服米索两片,同时给予按摩以上效果均无效果。1例术后6小时出血量2500毫升,即联系我科行介入治疗,经介入栓塞治疗和护理,病人治愈恢复良好。1.2介入治疗和护理1.2.1介入治疗给予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对患者的右侧股动脉进行穿刺操作,并置入RUC导管。注入造影剂,见明显宫腔内造影剂溢出用明胶海绵注入至血流明显减少后,用弹簧圈半个栓塞。左侧栓塞
3、后,将导管转至右侧骼内动脉行同样栓塞,栓塞结束后,拔管压迫止血,加压包扎穿刺部位,术后右腿制动24小时。1.2.2心理护理①患者大多为年青女性,因大出血,精神紧张,意志薄弱,很容易加重病情,此时给予心理护理支持尤为重要。②医务人员应专人守护在病人身旁,护士友善、关心、体贴对患者进行护理操作,建立良好地关系可让患者更加信任医疗人员,以配合治疗,促进治疗效果。③患者治疗的环境应舒适、安静,并应向患者介绍科室的各项设施,以早日适应治疗的环境。1.2.3术前准备①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细致地观察和记录工作,测量并记录生命体征及给予吸氧。②给予患者建立好静脉通路,应在2条以上,以便于治疗。备齐抢救药。做碘
4、过敏试验。③留置尿管,保证尿管通畅,记录并观察尿液颜色及量。④患者处于休克状态,应取平卧位,尽量不要搬动患者。1.2.4术中护理①对患者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的观察和记录。②应保持2条以上的留置针通路通畅,快速输液输血,观察有无输液输血反应并迅速纠正血容量不足。③给予患者进行吸氧治疗,并应注意保暖,如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应给予及时处理。④术中积极按医嘱给药,为手术争取时间。1.2.5术后护理①心理护理:护士应以亲切和蔼的态度与患者交谈,鼓励安慰患者告知患者手术可能出现的反应,给予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②病情观察: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术后每小时测量脉搏、呼吸、血压一次,4-6小时改为2h测一
5、次,监测24小时每天测量4次,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有无疼痛、麻木、运动障碍,无脉及苍白是动脉栓塞的典型症状,若出现皮肤苍白、皮肤温度下降,感觉异常,肌张力减退及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应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使用血管扩张药及神经营养药物。③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a、发热是栓塞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体温一般不超过38.5°C,—周内可降至正常,无需特殊处理,嘱病人多饮水,注意休息,体温过高时可根据医嘱应用退热药。b、误栓最常见的是臀上动脉后误栓,表现为臀部剧烈疼痛,如患者出现疼痛应向患者讲解疼痛的原因,消除顾虑,评估疼痛的强度,教会病人应用0-10数字强度量表,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c、预防感染,密
6、切观察恶露的性质和量,指导患者补充营养,以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1:15碘伏溶液棉球擦洗外阴,每日两次,以预防感染。d、乳房护理,帮助产妇用湿毛巾清洁乳房,产妇返回病房后半小时进行母婴接触,鼓励产妇哺乳,以促进子宫收缩。2结果7例患者经介入治疗及良好的护理,达到治疗目的,并保留住子宫,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3讨论给予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可避免子宫血供减少,有效控制子宫出血。子宫动脉栓塞术具有时间短,止血快,成功率高,可保留子宫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首选方法,对于患者来说,手术是一种强烈应激源,特别是剖腹产术后又需介入治疗患者心理更为脆弱,心理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更为重要。参考
7、文献[1]毛燕君,许秀芳,杨继金•介入治疗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97-201.[2]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3版•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72.[1]程蕴玉•全程接对与导乐分娩模式对产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4,91(10):32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